Z世代爱上“新中式”:个性又实用

本报记者 丁雅栀

近段时间,由倪妮、杨幂、刘诗诗等一众明星带火的“新中式”服饰在年轻人圈层流行起来。“新中式”服饰也被称为“中式老钱风”,成为今年秋季的流量。相比起汉服,“新中式”由于材质、工艺更为现代化,也更易走进日常生活中。对“新中式”的热爱正在年轻人群体中蔓延开来。

工作3年的白惠最近下单了一整套新中式,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是被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照片种草的。‘新中式’打破了我对传统服饰的刻板印象,看到这些或酷飒或甜美或典雅的‘新中式’服装,我才发现,原来还能这么穿。”白惠告诉记者,她买的是一件桑蚕丝衬衫和宋锦的半身裙,“感觉实穿性很强,上班、旅游都能穿,平时自己在家简单盘个头就很好看。”

“新中式”风格是在保留传统中式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款式的改良和新元素的灵活运用,融入诸如千禧风、甜辣风等现代风格。与传统汉服相比,“新中式”更加包容,而与现代服饰相比,“新中式”在款式、材质上更为考究。

在小红书平台上,以“新中式”为关键词搜索笔记,得到的结果有88万余篇。宋锦、香云纱、民国风是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有的“新中式”服装用盘扣装饰,原本沉闷的服装在珍珠、皮革等材质的盘扣点缀下,变得极具韵味;有的则以刺绣取胜,苏绣、苗绣等瑰丽的艺术形式以细腻的针线和低调的高级色调,将“新中式”诠释得别具一格;有的则将秀丽山水浓缩在衣服之上,水墨画层次变换、深浅不一的韵律在“新中式”服装上演绎出悠远深长的意境。

有网友在笔记中写道,“新中式”从颜色到款式剪裁都更符合日常穿着的需要,而且对年龄、身材的包容性非常强,能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为何年轻人会爱上“新中式”?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广州市时尚设计师协会会长邓兆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气韵生动”,在服饰方面也是如此。“新中式”设计的雅韵使其在各类服饰风格中具有较高的辨识度,设计师通过将传统中式元素融入到现代版型中,从而满足普通人的日常穿搭需求,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服饰“老土”的固有看法,给了传统服饰文化“破圈”的可能。如今“新中式”套装、改良旗袍、马面裙逐渐成为年轻人通勤穿搭的新选择,她们热衷于通过着装打造一种别样的韵致,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中国服饰文化的实用性和包容性。

邓兆萍表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很强,接受度也较高。诸如盘扣、刺绣、扎染、香云纱染整等非遗技艺,云锦、蜀锦、宋锦、壮锦等中国名锦,在“新中式”服饰中得到创新应用,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在她看来,“新中式”不止是一种款式设计、服饰风格抑或是文化符号,更是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体现,由内而外逐渐形成的一种服饰文化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香云纱   服饰文化   包容性   世代   款式   年轻人   风格   传统   服饰   年轻   服装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