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年前三门峡的模样

渡宏(弘)农涧,过函谷关,一路望西行进,道路两边景象愈显恢宏气势。右边,俯瞰滔滔黄河,两岸相距10里许;左边,仰望逶迤秦岭,如屏风般千嶂仞立。如此景色,气势何其磅礴!

在黄河南岸,观赏暮色夜景,浓茶般的黄河水在此一段平静如镜。极目眺望,黄河流水九曲回肠,但见天边峰峦缥缈,于暮色中更显巍峨壮观。暝合天色中的黄河水,如苏枋、如紫檀。不久,九曲黄河逐渐消失在黑暗中。这般景致,舍此别无他有!

渡水复又西行,一路景色与昨日无异,但却是秦岭步步逼向前来,一座座山峰擦身而过,群山起伏,或聚或散,好一幅多变多彩画面,令人饱览不尽,心中快然,不由得大呼快哉此景!

如此山水风光,让旅人流连忘返;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让游客身临其境。但让你想不到的是,这不是哪位当代名家笔下的山川名胜,而是120多年前三门峡地区风光景象的真实写照,出自一位日本学者在华考察时的旅行记录。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近代日本建筑学科的创始者伊东忠太,他也是最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学者,素有“工学泰斗、建筑巨人”之称。从1901年开始,他先后六次来华开展建筑考古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中国主要省区,其于1925年撰述的《中国建筑史》,在学界影响深远。“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之《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大量翔实的手绘中国古代建筑,图像细致精美,内容丰富,书中地名精确到市,读者可以以此参照,了解自己所在的区域、家乡,知道那些地方曾经是什么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百余年前三门峡的模样。

1902年9月到10月,伊东忠太第二次来华考察的西安之旅,由北京到开封府,经河南府(洛阳)到西安府,途经当时的三门峡地区。

清朝末年,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三门峡地区经济凋敝,人烟稀少。伊东忠太从新安县城出发后,先经过楚汉相争时的楚坑旧址,即今天义马市千秋镇二十里铺村西南,后经渑池县、陕州、灵宝县、阌乡县直达陕西潼关,沿途各县城规模都不大。当时的渑池县城方圆3里128步,574户、2970口人;陕州县邑方圆13里,人口不过五六千;灵宝县城方圆3里,据说户有上千,人口或有六千人许;阌乡县城方圆八九里,人口仅为1500人,实乃一清寒小县。

伊东忠太的考察对象主要是各地的建筑和名胜古迹。他曾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寻访,找到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将这湮没已久的艺术宝库公之于众,轰动一时。在三门峡考察旅行期间,他也同样重点留意各种古建筑,并在笔下详加记述。渑池县以石佛寺最为出名,其建造风格与龙门石窟群相似,有明显的唐风建筑特征。县城西门外1里许,有先秦时会盟台古址,当时旧基犹在。过观音堂, 伊东忠太投宿峡石驿,望见一牌楼,楣上匾额书曰“分陕古邦”,此地即为周公、召公分陕而治之分界处。陕州有寺,古称“宝轮寺”,当时称“万寿寺”,有天王殿、佛殿、佛塔;佛塔为砖结构建筑,四角十三层,形廓颇似白马寺塔刹,唯缺九轮,塔前照壁的金代铭文,年号落款“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灵宝的贡院与弘农书院毗邻,建筑精巧,错落有致。

但在这位学者眼里,这些建筑并无特别之处,真正让他感到惊喜的是陕州的窑洞建筑,他不仅仔细地画下了窑洞的建筑样式,还与西方建筑作了类比分析,“壁面錾洞,看上去亦多少有点像哥特式建筑”。伊东忠太写道:“途中,得见窑洞建筑,笔者可谓眼界大开。”窑洞建造如许,说其具哥特式建筑风格,其实仅是二者巧合,纯属偶然。但也证明,大千世界,虽天南地北,然人心自有相通之处,建筑风格亦然,也许这就是心有灵犀、异曲同工。

伊东忠太在三门峡地区的行程虽短,但游记中却记下很多名胜古迹。渑池的会盟台古址,乃秦王见赵王之处,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一事名闻天下,人所共知。陕州的由来,乃为分陕之地,周召分陕的石柱在北城上,唐人作铭于上;甘棠驿,据传乃因甘棠生于此地而得名,甘棠在召公祠内。《灵宝县志》载:“函谷关,邑治西南里许,曹操西征张鲁时,开粮道于此,后终置关;宏农古城在函谷关东,老子故宅在县北里许,虢州古城在县南四十里,魏徵墓在县东南十里南、杨村之东。”在灵宝县城南门内,还有一座御题寺,是唐德宗李适为雍王时征伐史朝义叛军,过此留诗于壁而得名,当时还有碑记此事。只是伊东忠太到访时,寺院早已破败。

伊东忠太的西安之旅,选择的是以马代步的骑行,这也是当时在中国北方旅行最为便利的方式。从洛阳到潼关,他基本都是在黄河南岸的起伏山岭间穿行,也记录了一路旅途中的山川地理、风土世情。义马境内的楚坑,道路险恶,景象萧瑟凄凉。离开渑池西行,平路转往山道。过观音堂后,山路愈加崎岖,脚下只是一径小道直通山下。在崇山起伏中绵延西进,他还与一队驼帮相遇,这也是他自北京出发后第一次见到骆驼。

行行复行行,丘陵尽而平地现,滔滔黄河近在咫尺,陕州城终于出现在眼前。伊东忠太用大段文字详细描绘了陕州到灵宝的沿途风光。从陕州出发,渡青龙、藏龙(今为苍龙)二涧,行向西南。道路逶迤,时而沿黄河岸与黄水相伴而行。途中,不时遇有小河横亘在前,河面与平地落差竟有数十尺之巨。道路边上,农田开阔,地里高粱、蔬菜长势喜人。黄水流经陕州地域,望去河宽仅千尺许。黄河两岸,俱是高峻崖岸,绝壁峭立。面对如此美景,伊东忠太连连赞叹,“不论何时何地,黄河景色无不是壮观无比”。

从阌乡县出发,伊东忠太数度涉水过溪,终于进入秦岭支脉北坡。见一关隘,关上匾额题曰“第一关”,此处是河南与陕西两省的分界处。再往西行,就是陕西的潼关了。伊东忠太结束了短暂的三门峡之行。

百年弹指一挥间。拂去历史的烟云,典籍里的文字帮我们还原了一段百年前的景象。如今的三门峡,黄河滔滔,群山巍峨,万里黄河第一坝让黄河水碧波荡漾,千里绿廊为母亲河筑上生态屏障,中华文明赓续绵延,崤函风光更加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渑池   潼关   灵宝   秦岭   西行   方圆   黄河   窑洞   县城   模样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