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无童店铺”增多,社会包容度一点不能少

近期,一些城市出现公开称“不接待儿童”的店铺,引发了热议。在北京,也有部分小店因贴出“本店不适合儿童”等提示语被网友广泛讨论。

店家主动“劝退”儿童,主要出于保障安全和维持环境的原因。一些时候,孩子在餐厅等场合磕磕碰碰、摔倒受伤,即便店铺没责任,家长也可能要求赔偿,对经营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部分店铺也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儿童进入,才能向更多顾客提供特定消费体验。

然而,“不接待儿童”意指拒绝儿童入场,比“限制入内”“不适合儿童”更苛刻,更不近人情,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看到天真烂漫的小孩,怎么忍心拒之门外?我想,很多店铺想要避开的实际是“熊孩子”,以及背后不作为的“熊家长”。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以“他只是个孩子”为由肆意越界、一味纵容,才是导致人们反感厌恶,店家闭门谢客的真实原因。可以说,“不接待儿童”的店铺增多,虽然反常但也事出有因。

但就算店铺有苦衷,为了拒绝一些爱惹事的“熊孩子”,就将其他儿童阻拦在门外,这样“一刀切”的做法解决不了真问题,更谈不上是一种进步。

一方面,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特殊的关怀和保护,商家应该配合家长,共同看管好孩子。简单粗暴地将他们排除在外,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多店牵多城,如果不区分孩子性格、具体场景,贸然谢绝所有儿童,不仅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从地铁上哭闹、到处乱跑,到手工艺店内乱摸、打碎展品,我们似乎正逐渐落入“厌童”的社会氛围中。“厌童”是一个很糟糕的标签,既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导,也不排除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为博眼球、蹭流量而刻意渲染冲突。当关于儿童的“负面信息”不断涌来,“谈娃色变”分贝畸高,误解隔阂、互怼谩骂取代善意交往、温柔以待,伤害的何止是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谁又能说自己毫无责任?

尽管现在“谢绝儿童”的店铺还不算多,一般不带有强制性,但今后会不会无限制扩张,会不会成为主流呢?“无童店铺”哪怕是一个伪概念,也应足够警惕,不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提升公共环境对儿童的包容度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家长、教育机构等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张弛有度的空间内释放天性。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充分考虑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不同需求,以平衡各方权利,共同缔造友好型社会。只有整个社会给予每个成员充分的空间,相互包容才得以实现。

(作者:韩静,来源:正观黄河评论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张弛   之义   店铺   社会   店家   视点   家长   儿童   环境   孩子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