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实报道寒了企业家的心

“刘强东连续套现”、“老家豪宅深夜被泼油漆”?这些不实信息,最近被正式辟谣了。

9月9日,有媒体发布致歉声明,称其此前发布的《回不去的刘强东:6年套现640亿元,老家豪宅深夜曾被泼油漆》一文,由于依赖单一金融数据终端,在计算刘强东先生减持股票金额时出现了事实性错误;在走访刘强东先生家乡时,采纳了较为片面的相关信息,导致报道中呈现的部分细节不够客观、全面。该媒体对刘强东先生及京东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发布不实报道后,这家媒体先下线、后道歉澄清。这是弥补自身错误、维护企业与企业家权益的必须之举,涉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报道,尤须确保客观、准确,千万别让不实报道寒了企业家的心。因为不实报道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难以彻底消除的。比如一次不实报道尽管在第一时间就做了线下处理,但后续仍有可能被其他媒体翻出引用。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些不实报道,尤其是在涉及知名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面积的传播,这也往往成为一些自媒体、甚至水军博取眼球与流量的重要目标。很多时候,真相还在穿鞋,谎言却已跑遍了世界。

某种程度上,这个道歉,不仅关乎京东与刘强东的声誉,也关乎整个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信心。

企业家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角色,既是经济活动的经营者、执行者,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科技创新、完善社会治理层面也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为最具市场感知能力与开拓进取精神的群体,民营企业家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与完善,对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中外贸易规模的交流扩大,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珍视、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部分。

但也不容否认,多年来,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在舆论场不时遭遇误解、扭曲甚至抹黑。自本世纪以来,围绕民营企业家群体,就曾兴起过“民进国退论”“原罪论”“中国私营经济应逐渐离场论”等错误观点。近年来,舆论场上关于民营企业的扭曲乃至抹黑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乃至水军明知事实站不住脚,仍采用“哗众取宠”的突兀标题来博人眼球。

这严重伤害了民营企业家的感情,也偏离了国家对民营企业一以贯之的立场与态度。中央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等立场,前段时间支持民营经济31条,更是旗帜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战略目标。

在为民营企业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方面,有关部门的态度也一如既往的明确。今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在营造良好氛围方面中提出,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国家网信办近期深入推进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也部署指导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业、企业家的不法信息,合力捍卫企业家合法权益。


可以说,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共识早已高度凝聚,各方表态与相关部署也都为民营企业家坚定了信心与预期。接下来,对那些恶意曲解、抹黑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不实报道、不当言论,职能部门、相关平台应该坚决纠错。

呼唤有能力、肯做事的企业家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在风险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躬身入局,大展身手,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为他们营造健康有利的舆论环境,让他们彻底远离动辄得咎的艰难处境,得以安心做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企业家   水军   民营企业   舆论   群体   权益   错误   媒体   社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