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也能拍成鬼片?佩服英国导演的脑洞,侦探波洛要改神探了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被改编过无数次,最经典的要数到英国电视台ITV的《大侦探波洛》,系列拍了13季,共70集。

该作深入人心除了是因为忠于原著、制作精致,故大受观众欢迎外,BBC公司历年来不断重播。

《大侦探波洛》系列的主角神探波洛由英国演员大卫·苏切特饰演,他的造型和举手投足都很有特色:秃头、洁癖、对生活细节执着(类似强迫症)、很明显的法语口音,还有一些招牌对白,例如更正对方自己是比利时人,不是法国人。

总体来说,大卫的波洛是一个略带喜感的角色。

这个稍少神经质,少少喜剧感的神探形象很为观众受落。

美剧《神探阿蒙》的主角艾德里安·蒙克也是类似这种设定。

但几年前好莱坞名导肯尼思·布拉纳自导自演《东方快车谋杀案》,把波洛变成神勇侦探,书迷或看惯电视系列的观众就有点不习惯。

至2023年的第三集《威尼斯惊魂夜》,布拉纳“改造”波洛神探的计划接近完成,虽然仍保留了这类执着,但现在布拉纳笔下的波洛性格深沉、背负着战争创伤和悔疚。

不只没有喜感,反而更像悲剧英雄的角色。

波洛原有的欧陆气息也荡然无存,再没有强调自己是比利时人。

从第一集看到如今的第三集,发现这个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大牌明星出演受害者。

第一集的约翰尼·德普,第二集的盖尔·加朵,再到如今第三集的杨紫琼,都是依照这个模式来进行。观众甚至都不用动脑筋!

但这样的设计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大牌明星虽然还是有发挥应该有的魅力,但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戏份,感觉上不免有点浪费。

也让冲着这些明星而入场的观众无法尽兴。

饰演波洛的男主角肯尼思·布拉纳本身也是这系列的导演。

他执导过很多大制作的娱乐电影,包括漫威的《雷神》,但据说他因为创作理念因素,被迫离开漫威,后来以这个谋杀案系列找到他做为导演的主导性。

可是平心而论,他执导主流娱乐片的能力还比不上他执导文艺电影的成就。

以这三集的谋杀案系列来说,可以看出导演手法都过于老派,加上这个极度古典的故事,以娱乐片来说实在过于沉闷。

在我看来,他近期最优秀的导演作品反而是入围众多电影展奖项的《贝尔法斯特》,感觉上文艺片或影展片真的比较适合他。

但或许直到《威尼斯惊魂夜》,这系列他才终于找到怎样把电影拍得更好看的方式。

《威尼斯惊魂夜》的节奏更加紧凑、冗情节减少、回归暴风雨山庄的古典推理、波洛自己本身的内心戏也大大的降低重要程度(我们实在看这类电影,对侦探本身的内心世界不想知道太多,无须过度着墨,点到为止就好)。

即便本片有着其他更外显的改变,比方说虽然还是有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脸孔,但演员阵容的星度降低、场景的减少等成本削减的控管(片长也是三集最短),但却达到了更好的娱乐效果以及悬疑推理感。

因为这次改编故意跟灵异现象和闹鬼传说扯上关联。

导演布拉纳也刻意用了相当多阴森恐怖的手法来吓人,在摄影和剪辑上都有相对前作更出色、更刁钻、更具创意的发挥。

除了拍摄手法的大幅跃进,剧情的发展也都还在合理范围,不会太过所谓的“烧脑”,但也不会到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地步。

虽说最后揭露真相的过程还是跳跃了一点,观众其实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跟着侦探角色站在同样的立场解谜,但整体的手法跟背后的阴谋动机也算是及格。几乎每一位角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且不仅只有剧情后段的推理而已,中间甚至是最后的最后都有适时地安排了转折,尤其是最后的一个反转,让故事情感的层面,蒙上更深一层的悲剧色彩。

改编几十年前的故事,布拉纳并没有将它的背景换成现代或加入很多当今流行的意识形态,他反其道而行,将故事变得更符合古典戏剧的格式。

他将原著凶案简化成密室谋杀案,时间也浓缩在一夜,午夜杀人,日出前擒凶。

连时代背景也推前了20年,由60年代的英国变成二战后不久——1947年的威尼斯。

威尼斯本就是历史悠久、文艺气息浓厚的名胜之地,蜿蜒的巷弄、宏伟壮丽的建筑、秀丽迷人的运河风光、优雅惬意的情调,加上绝佳的美术场景及摄影,光是明媚的景色就值得。

以威尼斯晚夜做背景,导演的选择很聪明,也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与前两集不同的是,本集并没有刻意贩卖异国风情,让电影沦为观光宣传片。曾是文艺复兴重地的威尼斯,经历时光荏苒,早已不复当年兴盛,让这座古城充满怀旧复古的氛围,而这恰巧符合时代背景。二战后不久的欧陆,一切仍在复苏中,经历战争摧残的人们正努力振作,淡淡的伤感和哀愁,无时无刻环绕着这座古城,也围绕着波洛与他身边的人。

城市与人文相对应,所以不难想像为何波洛选择威尼斯作为退休后的隐居之地。

这次剧情涉及灵异现象与神秘学,相较于前两集,增添了恐怖元素,是货真价实的“鬼片”。

神出鬼没的鬼魂、阴森不安的降灵会、如同幽魂般捉摸不定的灵媒等。

尤其是故事重心的德雷克家族古宅,富丽堂皇却又带有倾颓残破,宛如歌德小说的古堡,成功营造出诡谲暗黑的气氛,也暗喻这座宅邸与身处在其中的人们,正一步步迈向衰亡。

布拉纳过往执导的作品中,有几部一样具有超自然或哥德元素。

所以本片风格对他来说是得心应手了。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跟万圣节本就不谋而合,加上威尼斯的建筑华丽堂皇却残旧,水光潋滟,不刻意营造已鬼影幢幢。

《威尼斯惊魂夜》主场景是一幢日久失修的大宅,灯光幽暗,导演用很多斜角镜头渲染主要角色们的不安。凶案的设计不算绝妙,都是看似最没可能的就是真凶的套路,揭晓谜底的一刻没有太大惊奇,但整体气氛却能吊住观众的情绪,至少我就关心过到底房间里有没有闹鬼多过谁是真凶。

本系列是采用“一集一个案件”的模式,所以无论你有没有看过前两集,都可以轻松理解,不会有剧情连贯性的问题。男主角肯尼思·布拉纳,再度以招牌翘胡子造型,扮演波洛神探,而这个最爱骂人的侦探,办案方式就是将所有嫌疑犯隔开来,并且做出个别讯问,讯问方式就是把他们骂一顿,然后揭露出他们最不堪的那一面,所以这个胡子很抢眼,而且又爱骂人的家伙,整体的表演方式堪称是“吹胡子瞪眼睛”。

但在他不骂人的时候,还是维持一个西装笔挺的绅士形象,是一个风格相当独特的英国式侦探角色。

在影坛走向各种类型片跨界融合时代,《威尼斯惊魂夜》也尝试把侦探片拍成鬼片,虽然已经不算创新的例子,在整体氛围上却掌握得还不错,一直给人鬼影幢幢的感觉,还时不时来一下惊吓,可说是相当到位。

本片以灵媒乔伊斯(杨紫琼饰)通灵为开端,以怨灵伸冤带出命案谜团,非常铁齿的大侦探波洛还频频遇到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就当这位标榜理性的神探差点要臣服于鬼神之说时,那有如冥冥中注定的指引,却让他灵光一闪找到破案关键。虽然剧情还是有以推理精神串起发生的所有现象,却又无法完全排除是否真的有无形中的存在,其实蛮迷人的。

《威尼斯惊魂夜》还蕴含宗教元素,意大利又是有着古老迷信的国度,片中处处可见相关符号。

例如经常出现在人物周围的十字架,仿佛是隐藏的上帝视角,见证宅邸中所有悲欢离合,也是每个角色对自身的灵魂拷问。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苹果。

阿里阿德涅对苹果的热爱是原著本就有的设定,剧情则将这点巧妙地化为宗教隐喻,无论是借着苹果引诱波洛出山,还是差点让波洛溺死、盛满苹果的水缸,甚至德雷克宅邸就有一幅夏娃遭蛇蛊惑、与亚当偷食苹果的装饰图。

苹果是禁忌的果实,是对真相不顾一切的追寻,是险些让主角丧生的致命诱惑;

对真凶而言,苹果是引人误入歧途的恶果,食下就要接受惩罚……

通篇看下来,《威尼斯惊魂夜》跟原著《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相去甚远,只保留了部分人物关系,很多主要角色被删,留下来的几个,身份和性格也跟原著角色不同。

从剧情来看已经可以用“原作碎纸机”来形容,魔改到“面目全非”,基本上只有保留万圣节元素、还有部分角色、背景,还有一些情节的挪用,基本上可以当成全新的作品来看(书迷朋友应该会很失望吧)。

另外杨紫琼饰演的灵媒角色也是原创,但名字“乔伊斯”却致敬了原作中因目睹谋杀案被杀害的女孩,可说是巧妙的致敬。不过也是有对原作粉卖一波情怀,那就是看到蒂娜·菲饰演的奥利弗夫人出场了,她可是阿加莎在作品中的化身,是个十足的吐槽角色,看她和波洛边斗嘴边查案,真的很搞笑。

但大幅改动的好处是即使读过原著,看电影版仍有新的乐趣,因为已然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威尼斯惊魂夜》有一点很有趣,波洛的灵魂虽然被换掉了,变成充满布拉纳特色的波洛。

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灵魂没有被换,故事经大幅改动后,仍保留着甚至增添了许多侦探女王的特色,相信编剧迈克尔·格林是读遍了阿加莎的小说后才作出这些改动。

例如现在《威尼斯惊魂夜》的杀人动机和善后功夫基本是脱胎自阿加莎另一本小说《涅墨西斯》,将两部小说的精萃结合,不啻是送给书迷观众的大彩蛋;

其他被改动的部分,例如女主角是过气女高音;

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原来是在人前隐藏关系的兄妹,这些都是阿加莎小说常出现的人物。

改动原著,却依循原著作者的精神去改,如果改编是两个灵魂的结合,这次的改编实在非常成功。

我们为何深爱阿加莎的作品呢?

并非情节编排如何缜密细致,也非那些让人惊叹无比的结局,而是她总能以女性独有的纤细敏锐,洞悉人性的幽微与晦暗,道尽生命中难解晦涩的习题。

亲切诙谐的笔触,对日常琐事的观察推敲,使她的著作极具普世性,能跨越时空限制,至今仍历久弥新。

侦探女王笔下,不论波洛或简·马普尔小姐都是神探,所以她的故事没有破不了的案,结局总是神探洞悉一切,真凶无所遁形。

但很奇怪,神探只负责擒凶,鲜有将凶手交给警方,绳之以法,十有八九次都是凶手败露后畏罪自杀,警察站在一旁,无事可做,《威尼斯惊魂夜》也不例外。

小时候读到这种结局只觉大作家也会懒,不怕撞车,结局都一样。

过了这么多年才隐隐想到,这种处理手法可能是作者表示对某种司法制度不信任,视作一种软软的对抗也未可知。

《威尼斯惊魂夜》最大特色,是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万圣节,案发现场是在一栋充满灵异传说的古老豪宅,甚至刻意安排许多看起来很像鬼片的画面,但是这位名侦探会用科学的方法逐一破解这些看似鬼魂作祟的问题,并且抓出凶手,证明一切都是人为因素,而不是灵异现象。

但是最耐人寻味之处并不是案情本身,而是在这个看起来好像没有鬼的剧情里面,其实并没有否认可能真的有鬼,但无论有没有鬼,这些谋杀案都是人在搞鬼。

如同波洛的体悟:“我们无法逃避自身的鬼魂。”

阴魂不散的,不只是有形的魂魄,无法摆脱的心灵伤痕,同是无形的“鬼魂”。

故事中的角色们,无一不饱受折磨,有人忘怀不了逝去的挚爱,有人深陷战争创伤,有人渴望脱离阶级束缚,有人则不能忘却曾经的失职。

就连年幼的利奥波德,也展现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早熟,家庭因素让他被迫提前长大。

于是,除了逮到装神弄鬼的主谋,波洛与其他人更需直视内心深处的阴暗面。

所幸经历一番波折,众人皆在黑暗中看见一丝曙光,灵魂得以获得救赎,终究迎来美好的结局。

再来聊聊电影以外的话题,从三部改编阿加莎的电影,似乎可以看到布拉纳抓到了卖座的拍片公式,三部作品都是采用推理小说架构中经典的“暴风雨山庄”模式,一群人困在封闭的空间里尸体逐渐增加,侦探必须找出凶手阻止杀戮。

而这个经典类型的发明者,正是原作者阿加莎。

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列车、《尼罗河上的惨案》的邮轮,到了《威尼斯惊魂夜》则是终于轮到了暴风雨山庄,并结合密室杀人等经典元素,以非常本格的剧情架构逐步抽丝剥茧,来场精彩的推理秀。

另外这系列谋杀案电影,也试图打造出绝美的异国风情,从前两部顺从原作的土耳其、埃及,到这次自己改设定的威尼斯都别具风光的城市之美,非常有推广观光的作用。

且不得不说义大利最近真的是好莱坞大片的取景胜地,从《速度与激情10》、《碟中谍7》、《伸冤人3》到《威尼斯惊魂夜》都体现出这个文化古国不同面向的美。

不知道大侦探波洛下次又会去哪里办案呢?根据阿加莎的作品,还有中东风情的《美索不达米亚惊魂》,以及从伦敦到法国的列车《蓝色列车之谜》,都让人相当期待。#影视连载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阿加莎   侦探   谋杀案   英国   侦探小说   原著   惊魂   威尼斯   佩服   导演   剧情   角色   故事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