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拜长城,传承长城精神


拜长城,传承长城精神

文/春晓

鲜花献英烈,浩气壮山河。2023 年 9 月 30 日是国家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第二故乡怀来,我们一家人拜长城以纪念英雄,传承长城精神。

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人开车前往镇边城和水头长城,因为历史的功勋不能忘却,历史的教训需要反思,伟业应当传承,责任呼唤担当。

镇边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之一。这座古老壮观的建筑位于镇边城西部,它横亘在万里长城的线路上,总长约800公里,始建于明成祖朱棣1436-1449年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城墙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石头成了这座古城生命元素的主要构件,长长的条石,细细的碎石,玲珑的卵石,一应俱全。

听知情人告诉我们,在过去,古城内有古庙13座之多分别是老爷庙、寿星庙、庵庙、城隍庙、山神庙、娘娘庙、大佛寺、龙王庙、真王庙、火神庙、魁星庙等,还有一、二座庙宇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镇边城位于长城内侧,隶属于怀来县瑞云观乡,地处怀来与北京昌平门头沟交界处,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边城内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无论街巷,还是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房屋原来基本是四合院,大部分为石头砌成,我从大门大大方方地走进去,钻门洞,摸老砖,上城楼,爬城墙,看翁城,进胡同,四合院保存完整,多数古迹仅有遗址。每一处细节里,都写满了沧桑和故事;每一段土墙中,都留存着杂草与无奈。


“L”型的半条镇边城长城,距离不到 200 米,却满载着 600 多年的厚重历史。这段长城由石头块、砖、土和木料构成,布满了大大小小近千处补丁。整座镇边城由30多座石路口、20多座石城、4座木城组成,有大小障碍物,和楼阁式塔楼近百座,是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城墙,能有效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攻击。

它的建筑以石块砌筑的高城墙,大部分城墙砌筑后形成有效防护,部分地带有一排排垛口形状的城墙,其中,还有可以防护箭矢投掷火炬等手段的垛口。城内设施地毯式石板路、凸缘石板路、木条路,还有各种砖墩、砖灶台等具有军事功能的构筑物。惊叹于古代工程技术的精湛,为古代得能工巧匠的绝技点赞,如果能够保留全貌全长达800公里,更是让人们叹为观止。

镇边城长城引人瞩目的是,它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军事防御线,后来成了汇集中国各民族的交流场所。它以其宽广的地带、复杂的地形及独有的气候而著称,古往今来,被誉为一处山水秀丽、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数百年来,镇边城长城历经沧桑,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东方第一长城”之称。

镇边城长城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所传承的精神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代伟人和英雄的坚定信念,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现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出了镇边城,我们来到了一个水头长城的地方。这段长城建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山高路险,墙体保存的基本完好,长城的走向清晰。

水头长城旁边就是水头村,为崇山峻岭所环抱,只见长城蜿蜒地在群山巅盘旋飞舞,气势雄伟。水头长城有两座十分少见的圆形敌楼和水门。这里既是古战场,又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防线,至今尚有遗存可见。

相传,1937年8月7日,在著名的南口战役中,国军就是用血肉之躯沿长城一线阻击日军的入侵,后来日军以水头长城为突破口,攻击怀来县城,使驻守在八达岭等长城沿线的国军腹背受敌,最终失守。正如我党编辑出版的《解放》周刊短评所言:“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据史料记载:河北省怀来境内的水头长城是76年前南口战役日军突破点。大约突破时间为8月23,或24日,日军突破此阵地后,抄袭了国军的后路,现如今的东花园一带,致使南口会战国军退却。此战,国军据守长城防线,血战18天,以伤亡1.6万余人的代价,令日军付出1.5万余人的伤亡,给予骄横的侵华日军以迎头痛击,最终国军按照军令整齐撤出战斗。在日本战史中,仍将“南口战役”冠以亚洲最大“山岳作战”之名。硝烟弥漫的抗战,使水头村这个偏僻的山村被载入了历史史册。

返回的路上,一段长城连接两座山被拦腰截断,横岭城夹在两条长城之间,这就是城中城。

我们走进横岭城,一座被弃用的古楼,条石上落满了苔藓,残墙上堆满了成捆的柴火,在明代这里是一处重要的长城关口。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了防止鞑靼人的军事入侵,建立了横岭城,设南北两门,东西跨山,南北为两山之衡,由此得名横岭。

它的北部是怀来、延庆盆地和官厅水库,东面依次是长峪城、白羊城、南口城和居庸关城。由横岭向南经过镇边城,可以到达门头沟的大村,再向南可以由芦沟桥进入京城。若由横岭南的马刨泉向东,经高崖口、流村镇、羊坊镇,可以进入北京市昌平及海淀。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北征蒙古的途中,竟然在延庆以西的怀来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活捉,数十万大军溃散死伤。 随后,瓦剌人大举进攻北京城。在居庸关没有被攻破的情况下,瓦剌人绕道西南由紫荆关攻入,经易县、涞水、良乡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一小部分游骑分别从居庸关以西的白羊口和横岭口进入腹地,兵临北京城下。为了防止鞑靼人的军事入侵,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建立了横岭城,归属昌镇,听令于居庸关参将节制。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又发生了著名的“庚戌之变”。鞑靼其中一枝的首领俺答由密云的古北口攻入,再次兵临北京城下。俺答其中的一小部分骑兵仍然是由白羊口、横岭攻入。撤退时,俺答一半骑兵由镇边城、横岭城返回,并重创追击的明军,明军死亡千人以上,无人再敢追击, 守卫横岭军官受到了兵部的惩罚。为了巩固横岭城的防守,兵部提升了它的级别,由居庸关参将前来驻扎。

物换星移,白驹过隙。1937年8月,日军占领平津后,汤恩伯对日军组织了南口战役。当时首先由17集团军的3个师沿长城部署了防线,具体走向是德胜口、居庸关、南口镇、石峡、长峪、横岭城、镇边城。 第4师一部占领了横岭城,其中19团的一个营伤亡殆尽。卫立煌14集团军的第10师赶到镇边城,72师防守长峪城。经过反复争夺,十五天后国军在长城沿线全面溃败,撤退至怀来、张家口一带。 此次战役国军投入6万人,伤亡近3万。

横岭城,浓缩了几百年沧桑的历史,也记录了的抗战的历史。

长城犹在,精神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长城   怀来   白羊   水头   国军   边城   日军   城墙   战役   石头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