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死了么”APP引热议:死亡不应是禁忌话题

张钰心 (郑州大学)

10月8日,微博用户“摆货小天才”发布视频称开发出了“死了么”APP,回应此前一网友“不婚不育,老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视频一出,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原本是避而不谈的禁忌话题,一时间竟成了讨论的焦点。

这款APP设计构想并不避讳死亡,据介绍,用户可以绑定智能手环,一旦检测到没有脉搏,就会立刻启动一键收尸功能,甚至还可以选择灵车司机和下葬音乐。最有趣的是,下葬后手机还会自动格式化,让逝者安息,解决了很多人担心的隐私安全问题。

“死了么”APP的立意和设计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死亡,还让人们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亲人告别。有不少网友表示,非常期待这一APP的上线,“真的很需要,是我想象中的葬礼”,这款应用程序涉及的内容是人的一生中必定会面临的,而在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它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慰藉作用。也有网友对此APP提出了完善建议,认为“最好和传统的殡葬行业相结合”,既减少了自身运营成本,又能够推动殡葬行业快速对接现代化和智能化。

死亡话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忌讳的话题,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死亡往往是令我们所恐惧的一个话题,我国的死亡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谈及死亡我们总是格外的不自然。每当我们目睹他人死亡、看到他人生命的逝去,总会避之不及、不忍直视,可是我们清醒地知道生命终有别离,当面对亲人生命和自我生命的逝去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理智和清醒呢?不仅是思想上的困阻,甚至在很多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中,不允许出现“死”的字眼,只能用“shi”“si”或者骷髅图像等替代。这是平台为了维持网络秩序的无奈之举,但在一定程度上给死亡又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

正视死亡话题道阻且长,“死了么”APP正如一把轻巧的利剑突破枷锁让光进来。诚然,这个APP内容是否合适,服务链是否完备,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我们应该给予它包容和重视。它的背后是一次使用现代技术改变传统观念的勇敢尝试,让大众的目光聚焦在了“死亡”这个不应该成为禁忌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禁忌   话题   灵车   殡葬   清醒   亲人   传统   生命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