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高通宣布适配鸿蒙系统,中美科技战攻守易势进入新阶段!

随着华为发布Mate60 pro手机,其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彻底宣布了华为麒麟芯片的回归。在经历了美国3年的极限打压下,华为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加大了研发投入。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交出了超预期的答案。麒麟9000S采用等效台积电N+2节点的国产7纳米先进制程,5G芯片也重新回归华为Mate60手机,这给饱经欧美霸权欺压的国家展示了一场反霸权的上甘岭战役。

传统中,当霸凌事件发生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通常有几种反应,首先是人们通常更倾向于支持或默许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或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这叫“心理认同感”。如果旁观者与霸凌者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他们可能会更容易认同霸凌者的行为。

而同样弱势一方会陷入恐惧和自我保护,旁观者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仗义执言,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于是在这样的社会压力和从众心理作用下,旁观者可能会因为社会压力或从众心理而选择默许或支持霸凌者的行为。他们可能觉得如果其他人都不介入,那么自己也不应该单独行动。

这就可以阐述华为这次的芯片突围战的意义了。美欧国家由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因此会选择认同和支持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科技霸凌行为,甚至拉帮结派,组织起遏华联盟。不顾市场规则,企图通过其占据的技术主导优势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围剿和打压。特别是对中国科技的领头企业华为,不择手段进行打压,甚至连绑架人质这样卑鄙手段都使出来了。而其他国家由于担心美国打击报复,也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许这样的霸凌行为。

但是,当华为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打赢了芯片上甘岭战役后,沉默的大多数人都会对华为由衷敬佩,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Mate60手机发布后,不仅在国内一机难求,在日本和欧美国家也都炒到了万元以上。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华为,支持正义的胜利。而此前对华为进行全面围堵的公司这时候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了。如果继续执行封锁,那么未来自己将会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甚至是整个中国市场。因此最近intel和高通在华为成功突围芯片封锁后,急忙宣布加入鸿蒙生态,其芯片将适配和支持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这是在美国科技战落败之后,资本做出的自救反应。说白了,这些公司看封锁中国是封锁不住了,反而让中国的科技实力越来越强,这时候大家都各自找活路去了。

那为什么说Intel和高通加入鸿蒙生态是中美科技战攻守易势的标志性事件呢?这得先从Wintel联盟的发家之路说起。上个世纪80年代起,微软和英特尔为推动PC产业的发展,而组成了所谓的Wintel联盟,即两家公司在PC产业内密切合作,以推动微软操作系统在基于英特尔CPU的PC机上运行。1981年IBM推出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为了应对IBM这个产业巨头的扩张,微软和英特尔就开始展开合作,让微软的DO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X86芯片进行适配。从那时起,这个联盟就成为了个人电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奠定了两家公司在全球PC市场的统治地位。目前市面上的主流PC,几乎都采用了英特尔(或者AMD)的X86处理器,而Windows自然成为最主流的操作系统。Wintel联盟同时制定了技术规范,已成为PC产业事实上的标准,该联盟在全球PC产业形成了“双寡头垄断”格局。

可以看出,一款操作系统要想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软件生态支持外,能适配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处理器芯片支持也是充分必要条件。Intel和高通在全球pc领域和移动处理器领域都是具备统治力的公司,其产品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时候主动对华为鸿蒙系统适配和支持,说明其为了维持自己未来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率先采取行动,适配华为鸿蒙系统,让其他厂商想依靠鸿蒙系统崛起的难度加大。否则,如果鸿蒙系统一旦依靠华为的手机PC产品快速壮大,新的处理器硬件厂商再同时跟随崛起,这个市场就会存在极大变数。目前华为推出了鸿蒙4.0手机操作系统,预计明年也会推出PC操作系统。

美国这次对华为的极限打压,限制华为使用Android系统,不但没击垮华为,也让其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异军突起,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国内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并在2021年8月份超过了Android成为国内第一大操作系统。目前安装鸿蒙系统的Mate系列手机已经超过了一亿部,而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得多谢美国政府的“神助攻”,正是因为他们的极限施压才让中国国产操作系统如此迅速发展。

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曾经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梦。1999年,倪光南院士年满60岁,开始了他的布道者生涯,致力于推动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老人明白,如果中国不能拥有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CPU,那么未来一旦欧美国家对中国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倡导自主创新,立足自主开发,并致力于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普及和推广。

倪光南院士在2001年至2002年间,竭尽全力推动国产CPU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当时,他们使用MIPS架构绕开了Intel的专利限制,做出了CPU和主板。操作系统则使用Linux,并为此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然而,因为微软Office拒绝开放文档格式,用户强烈要求换回Wintel架构,导致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因无法跨过微软的这道坎,他们的成果并未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尽管如此,倪光南院士并没有放弃。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上,他继续努力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然而,他的这一努力在2014年再次遭遇了挫折。尽管经历了这些挫折和失败,但倪光南院士始终没有放弃。他继续四处奔波,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推广而不断发声。如今他没能做到的事情,美国政府却帮助中国做到了。

在未来,华为鸿蒙系统、mac系统、windows系统可能会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三个系统将成为个人计算机市场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但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苹果的macOS和微软的Windows在欧美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华为鸿蒙系统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以其优秀的性能和稳定性,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而且其提倡的万物互联理念领先其他操作系统,未来安装华为鸿蒙系统的手机将成为一个主要入口,采用分布式技术,通过一键组合和共享,以更容易理解、便捷高效的交互方式来完成设备间的组合、协同,满足各个场景的需求。可以预计,未来的操作系统市场将发生剧变,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将会更加注重跨平台使用、多终端适配、低功耗、低成本、云端稳定、数据安全等方面。

华为的鸿蒙系统天生具备万物互联的设计架构,因此Intel和高通在这个时候及时切入,主动对鸿蒙系统进行适配,为下一代操作系统进行布局的战略选择。而中美科技战,Intel和高通主动对华为鸿蒙系统进行适配,也是中美科技战攻守易势的里程碑事件。华为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是那句话,对中国、对华为来说,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英特尔   鸿蒙   华为   中美   可能会   系统   攻守   微软   美国   中国   新阶段   芯片   操作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