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K海力士拿到豁免权,长江存储受挤压,国产芯片能否逆袭?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三星、SK海力士将获得美国无限期豁免权,如果消息属实,将会对全球芯片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对国产芯片造成很大冲击。

根据公开数据,三星、SK海力士是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供应商,截至6月底,这两家公司合计控制着全球近70%的DRAM和50%的NAND闪存市场

此外,二者在芯片制造技术方面也有很大优势。

三星自不必说,它是全球唯二掌握了7nm以下的芯片代工商,工艺技术仅次于台积电;而SK海力士在存储芯片技术领域更胜一筹。

尽管SK海力士是存储芯片市场的千年老二,但是它发明的HBM堆栈技术,足以让其他厂商望尘莫及。

随着AI技术的发展,高端GPU成了“抢手货”,英伟达的H100售价甚至达到了30多万人民币。

当英伟达想要快速扩张产能时,却被SK海力士“卡”住了。因为SK海力士HBM存储芯片产能有限,无法满足英伟达的需求。

而H100要想保证性能,就必须使用SK海力士的第三代HBM技术,三星和美光的二代技术达不到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三星和SK海力士不仅市场份额领先,并且工艺技术同样领先,这对国产存储芯片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摆脱“卡脖子”,确保我国的信息、数据安全,我们必须打造自己的存储芯片公司,于是长江存储应运而生。

2016年7月26日,紫光集团、国家大基金、湖北科技集团、国开发展基金共同发起,成立了长江存储科技公司。

公司模式为IDM模式,即设计、制造、封装为一体。这是国际存储芯片厂商常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更有助于产能扩张和工艺升级。

长江存储有了国资的背书,在资金方面不用担心。成立第二年就斥资2000亿兴建了南京存储芯片制造基地。

2022年初,长江存储实现了232层3D NAND的量产,首次领先三星和SK海力士。(SK海力士在2022年7月才实现232层工艺,而三星当时还在176层趴着)

同时,市场份额也从2017年的0%,提升至4%。这对国产存储芯片来说,绝对是一次重大突破。

而常见存储也定下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短期内实现20%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此时的长江存储已经对三星、SK海力士、美光形成了挤压效果,尤其是美光,在中国区的收入由1192亿元降至228亿元,大跌81%。

恼羞成怒的美商务部,直接把长江存储列入了“实体清单”,试图通过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来打压中国存储芯片。

实际上,设备方面的限制的确让长江存储元气大伤。

根据近五年的设备招投标比例来看长江存储生产线上海外设备占比高达84.3%,美、日、荷三家就达到了74.69%,而国产设备比例仅为15.7%。

也就是说,长江存储严重依赖进口设备,尤其是在128层、232层3D NAND上。

首先就是光刻机。

荷兰阿斯麦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它掌控着全球100%的EUV光刻机,94%的DUV光刻机,光刻机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

每年,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巨头,都要排队抢购阿斯麦的先进光刻设备,长江存储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此时,阿斯麦一旦拒绝为长江存储提供光刻设备,长江存储就无法新建生产线,也就无法扩大产能,20%的市场份额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软件也需要维护升级,这同样离不开阿斯麦的帮助。

而设备到了使用年限,换新的光刻机,依然要向阿斯麦购买。

所以,在国产光刻机无法突破时,长江存储依然离不开阿斯麦。

面对这种局面,今年的半导体展览会上,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直言:依法合规买回来的设备连零件也拿不到,如果要公平、诚信,就应该在新的条件下把设备回购。

其次是刻蚀机

很多网友对刻蚀机并不太了解,认为它不重要,实际上对于存储芯片企业来说,刻蚀机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光刻机还要重要。

刻蚀机就是利用射频电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对晶圆表面进行轰击,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以气体形式脱离晶圆,再被真空管路抽走。

简单来说就是光刻机划线,刻蚀机挖槽。

存储芯片已经达到了232层,这需要刻蚀机挖出更精密、更深、更宽的槽,这个难度非常大。

国产刻蚀机达到了5nm工艺,也进入了台积电的生产线,可以说达到了世界领先,但是存储芯片企业更青睐美国泛林集团的设备。

因为泛林集团独创了Vantex技术,可以蚀刻更深更宽的硅片,同时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改进器件功能。非常适合128层以上的3D NAND。

这种技术相当于重新定义了刻蚀性能和生产效率,自然深受存储大厂的青睐。

当一条生产线上使用了阿斯麦的光刻机,泛林集团的刻蚀机,自然也会选择与之配套的进口设备,如此一来就彻底陷入了进口设备的死循环。

设备上受到了限制,此时,三星、SK海力士又要解除限制,趁机抢占市场。

这两家公司在存储芯片产业链拥有极高的地位,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芯片工厂。三星在西安拥有NAND闪存制造工厂,SK海力士在无锡拥有DRAM芯片制造厂。

两家工厂已经投资几十亿美元进行扩产,这些产能将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当然也在抢长江存储的市场。

很多网友可能会说,国内企业用国产芯片就好了,实际上还真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国产存储芯片厂商,因为设备难题导致产能下降,无法满足需求,那么此时企业又要开展业务,怎么办呢?只好使用进口芯片。

另一方面,三星、SK海力士这类老牌存储巨头,产能大,技术好,在很多场景更具优势,这对企业来说,的确有些选择困难。

最后,就是造不如买的思想。

曾经“造不如买”的思想盛行,导致国产光刻机,国产EDA软件,纷纷败下阵来。而阿斯麦、尼康、新思科技、铿腾电子等海外企业趁势兼并重组,发展新工艺,最终抢占了中国市场。

那么,如果此时三星、SK海力士提供先进的存储芯片,同时价格方面作出让步,再配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和技术合作,那么“造不如买”的思想会不会再度抬头?

这对国内企业,乃至整个国人都是一种考验,幸运的是华为在鼎力打造中国产业链。

我们以Mate 60手机为例,其国产化率达到了90%,该手机至少有46家供应链来自国内,这种高度的国产化率创造了国产手机之最。

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鸿蒙操作系统,京东方的屏幕、硕贝德的天线、华力创通的卫星通信等等,但是它的存储芯片依然选择了SK海力士。

为何?

要知道,华为一向以自主研发、国产替代为目标,为何Mate60不选择从长江存储呢?

华为选择SK海力士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是一时冲动。

首先证明了,SK海力士在技术上、质量上更胜一筹,它可以提升华为手机的品质和性能,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其次,合作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提升话语权,同时能够学习到海外的先进技术。

在Mate60中,长江存储成为了备选方案,只有SK海力士遭到限制时,才会启用长江存储。由此可见,长江存储在技术方面仍然欠缺。

同时,华为也担忧因为设备难题,长江存储无法大规模供货。

所以,放开三星、SK海力士后,长江存储的日子似乎更难了,缺少核心设备,同时受到海外产能的冲击。

当然,走出国门,同世界巨头竞争,也是一家企业走向强大必然要经历的,因为温室中的小草是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各位网友,在这种巨大压力下,长江存储能否顺利度过难关,实现20%市场份额的目标,直至逆袭超越呢?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三星   长江   芯片   华为   光刻   英伟   豁免权   产能   设备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