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游记(40):江苏南京,中华门、雨花台

华东游记(40):江苏南京,

中华门、雨花台

作者:文斌

中华门,是南京古城墙最著名的城门之一,现在修缮得比较完整;过中华门再往南,就是雨花台,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有一年五四青年节,我们从四牌楼步行到雨花台去参观游览。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坐北朝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门规模仅次于(已不存),中华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中华门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瓮城呈“目”字形结构,每个城门都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主城门分为三层,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连长干桥,北连镇淮桥,是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中华门内瓮城这种藏军设施,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欲擒故纵,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别歼灭,好像传说中典故描写的“瓮中捉鳖”,又因为中华门的瓮城在城墙内侧,所以这座宏伟的城门楼被称为“中华门内瓮城”。不仅如此,瓮城里还设置有藏兵洞,可以容纳数千人,七百米的马道相当壮阔,明清两代将领们可以由城下策马直接登上城门,极为方便。

中华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曾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的南门。明朝洪武2至8年(1369 1375年)在其基础上扩建,称聚宝门。1931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由蒋介石于双十节前夕题匾,并在东西两侧分别增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以满足车辆通行。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中华门所在的南京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雨花台风景区,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咽喉之地,前人曾有雨花台旁“冢累累”,“其下藏碧血”一说,同时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雨花台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三国时,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雨花台还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吟咏之地,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也因此逐渐荒芜。

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如今的雨花台,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雨花台   刘海粟   中华   南京市   江南   南京   城门   城南   城墙   中国   江苏南京   游记   华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