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的“数字火炬人”原型,为何选了黄埔中学生?

前段时间,广州市玉岩中学高愉同学担任“亚运数字火炬手”拍摄原型的消息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

赞叹之余,许多人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杭州亚运会,是由一名广州中学生来担任“数字火炬手”的拍摄原型呢?

面对这个问题,玉岩田径队教练王卓老师非常爽快地给出了答案:

首先选中的当然是体育发展势头迅猛的黄埔区,是高考成绩和体育成绩都格外亮眼的玉岩中学。

数字人点火仪式由广州动天创意动作捕捉研究中心担任捕捉任务,因此,这个任务自然就选在广州执行。结合黄埔体育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态势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广州市体育局经过综合考虑,将这个选拔任务交给了黄埔,而玉岩中学作为黄埔体育成绩最亮眼的学校,自然也就成了这个任务的首选。

玉岩体育成绩单十分亮眼

谈到玉岩体育,该校体育科组长刘新星老师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他指出,玉岩一直都是体育强校,几年前玉岩田径队成员就已经代表中国前往法国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实力不容小觑。近年来更全面开花,在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领域都有着优异的成绩。

该校锻造了代表中国参与世界锦标赛、频繁拿下全国大奖的田径队,获得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赛冠军的足球队,突破重围、拿下广州市青少年篮球赛亚军的篮球队。2022年,该校田径队的陈晓宜同学以绝对优势“跑”入清华大学;2023年,刘君瑶同学代表中国参加在巴西举行的世界中学生U15夏季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获得银牌,更拿下女子400米单人项目的铜牌。

2023年,全新升级改造的校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升级至5万平方米,比过去增加了近1万平方米,为玉岩学子提供了更充足的运动场地保障,也体现了玉岩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

玉岩田径人,选谁,这确实是个问题

当这个任务落到田径队教练的手上时,大家都犯了难。

组建田径队以来,王卓、刘剑、郁秋东和吴宏峯几位教练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周末,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风酷暑,他们都带着学生奋战在田径场上。2年前,怀着4个多月的身孕,王卓教练也坚持陪同田径队的陈晓宜同学前往北京参加清华大学的考试,最终成功将陈晓宜“送”进清华大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因此,选择谁,就变成了一个艰巨的问题。

是选择比赛成绩最优异的学生,还是选择训练最刻苦的学生?是选择田径队责任最重大的队长,还是选择刚刚加入田径队最具潜力的新人?

亚组委的要求,是需要一位身材较高,形象健美,动作标准的田径运动员,这个标准很多队员都符合。

经过深思熟虑,玉岩最终选择了年龄最小的高愉同学。

王卓教练表示,田径队人才辈出,高愉除了形象、品行、态度、能力都符合亚组委的要求外,还是年龄最小的队员,玉岩希望能借此彰显团队精神,激励小运动员们传承体育精神、提高竞技水平,以广东著名运动员苏炳添为榜样,将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传承和发展好。

优秀小运动员背后的“神秘力量”

新闻报道后,高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学校的第一天,他就被很多熟悉的同学围着要签名,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围着他,要求他讲讲录制过程的故事,手机信息的提示音从早响到晚……虽然为了避免影响他的学习和训练,爸爸妈妈和学校都为他婉拒了所有的采访,但这份突如其来的热情还是让高愉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高愉同学一直以来,都习惯了自己默默训练的普通田径运动员的身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如此“热”。高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是非常认真做事”的个性。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最大的“力”,是让高愉成功被选中并完美地完成拍摄任务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力”。

高妈妈和高爸爸都是体育运动员出身。不怕吃苦,热爱运动,勇于拼搏,贵在坚持,是高愉爸妈家的优秀传统。爸爸和两个姑姑从小都是田径运动员,多年保持当时学校和县市田径比赛的第一名和纪录,爸爸曾以江苏省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妈妈也是自小就具备短跑天赋,初一入选北京市青少年体校,又通过人才引进到广州体校,曾获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四枚金牌、广东省运动会四枚金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四枚金牌,是广东省运会和省中学生女子100米纪录多年保持者。高愉的妹妹曾是玉岩中学田径队跳高运动员,初二时入选到广东省马术队。

从小高愉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运动、一起观摩比赛,对体育有着真诚的热爱。爸爸妈妈在体育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不服输的意志、永不气馁的品质,对他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个就是来自教练和田径队队友的“引领力”。

田径队有着铁一样的纪律和钢一样的作风,他们一边要努力进行文化学习,一边又要坚持每天都去训练,别人在玩耍的时间,他们都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而作为运动员,还需要经常面对伤病带来的挑战,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走常人不能走的路。在这个过程中,王卓教练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始终不放松的高要求,以及田径队队友们永不言弃、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对他迅速成长,打下坚实的体育基础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两股“神秘力量”的帮助下,他虽然只有15岁,却也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队友评价他,“非常踏实,非常刻苦”。

南方+记者 刘珊

通讯员 埔宣

【作者】 刘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田径队   广东省   田径   原型   亚运会   中学生   运动员   教练   爸爸   成绩   同学   妈妈   数字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