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非遗:胶东花饽饽习俗

历史沿革

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会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寓意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制作成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馈赠亲友等。

特征/特色

胶东花饽饽可塑性强,有很好的表现力,捏制风格古朴自然,造型或敦厚或灵巧,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和心理意识的综合载体。

主要内容

通常分为“结婚”“送三”“百岁”“过年”等几大类别。

“结婚”:婚礼上的花饽饽,有“龙凤呈祥”的脸盆饽饽、象征爱情的鸳鸯饽饽、象征生活富裕的鲤鱼饽饽、象征五谷丰登的肥猪饽饽等,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生动有趣,色彩鲜艳明快。

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送三”:姑娘出嫁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初三,由娘家做一筐篓“春燕”带回婆家,表示燕子归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百岁”:婴儿出生后满百日,由姥姥家送贺岁花饽饽,莱州一带称送“月豉”,主要制作“长穗(岁)”“糖包”“糖帽”“挂花”“虎头”“月豉”等小品,盼望健康成长。“过年”:在胶东风俗中家家户户正月不做主食,所以每逢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都会蒸花饽饽,其中包含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枣饽饽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祈求当年粮食丰收,表达民众向往生活富足的愿望。

文化传承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胶东花饽饽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其进行挖掘和抢救,将是对民间文化的弘扬,其主要价值有以下几点:

一、胶东花饽饽捏制风格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同时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胶东花饽饽历史悠久,它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三、胶东花饽饽能够延续传统文化,反映地域特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起广大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非遗传承人

姓名 :

孙雪堂

简历 :

孙雪堂,女,从小喜欢面塑,因家庭贫困用泥巴代替面粉制作面塑,心灵手巧。和小朋友们游戏玩耍中,技艺不断上升。逢年过节母亲被请去为乡亲制作花饽饽,成为其得力助手,名气越来越大。孙雪堂参加了各种比赛和交流活动,获得无数奖项的同时,不断学习全国各地同行的优点,加以创新改造。她把传统的花饽饽和捏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技艺更加炉火纯青。期间更是授徒无数,至今加工定做民俗花饽饽,传承技艺。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立足胶东,面向全国,全网四十余家媒体平台,诚寻志向合作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胶东   饽饽   面塑   民间艺术   技艺   习俗   民俗   象征   造型   意识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