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气氛组”出圈 葛继宏: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给予他们更多开放包容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本期嘉宾是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

“能不能让这个团队去帮春晚选歌?”“现在每次听到《我的中国心》,都会想起亚运现场!”“浙江传媒明年招生要爆了!”……虽然杭州亚运会已经结束,但因亚运出圈的话题,却依然在持续发酵。

这几天,来约梁佳瑞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还有朋友告知,说母校浙江传媒学院发布的梁佳瑞在亚运现场的工作视频,播放量已经破百万。

突然走红,让梁佳瑞有些意外,但网络流量却是最好的佐证。

过去半个多月,他所在的杭州亚运会篮球项目体育展示团队,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互动方式,被网友们亲切称为“亚运官方气氛组天团”。而团队所在的浙大紫金港校区体育馆,也成了亚运期间诞生“爆款视频”最多的场馆之一。

“杭州亚运会没有一首BGM是白放的”,梁佳瑞说,他特别喜欢网友的这句评价,“看到这句话,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500首歌了如指掌,亚运会“气氛组天团”是怎样炼成的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

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实实在在火出了圈,不仅仅是因为高质量的办赛水平和高科技含量的未来感,也要归功于赛场的“气氛组天团”。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说:“这届亚运会的氛围感,是BGM给的”“希望杭州亚运的团队能承办春晚”,“从来没有一个体育赛事看得我如此热血沸腾,跟着现场的音乐节奏摇摆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青春回来了。”我这个自诩走在创新一线的“老”媒体人,也不得不承认: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年轻人啊!

亚运会“气氛组天团”火爆出圈,再一次验证一个朴素道理:给年轻人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杭州亚运会这么大的一个国际体育赛事,能把这样的工作,放心交给年轻人来完成,这也说明我们相关领导和部门,足够开放包容,也对年轻人也足够信任。在此次亚运会上,这些年轻人的表现,非常出彩,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们自信昂然,又有学识有涵养,他们勇挑重担往前冲的样子,值得我们点赞。他们的成长,对于社会的那一份赤诚之心和责任之心,我们都看在眼里。

必须承认,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更懂这个时代的“流量密码”。在杭州亚运会的舞台上,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青春力量,感受到了青春活力。我始终认为,年轻人就是未来,一个正向的社会,就要更多相信年轻人,多给年轻人机会。比如,春晚或者其他国家大型活动等,都可以多听听年轻人的想法,征集年轻人的意见,让这些活动更有生气,更接地气,将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到底。

据我了解,亚运会“气氛组天团”不少孩子,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或者是毕业生,作为浙江传媒学院的教授,非常欣喜能从中感受到我们浙传学子的风采。其实在此次亚运会的舞台上,从亚运火种采集到开幕式表演再到志愿服务,都有我们学子的身影。每一个为亚运付出和奉献的浙传学子,都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值得我们以他们为荣。

一代青年人老去,又一代青年人走至台前。我们学会放手、学会信任,你们学会继承、学着担当,最终成为中流砥柱,就像我们高手更替、却始终站在世界之巅的国乒天团。

这就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

欢迎大家转发并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亚运会   气氛   年轻人   杭州   亚运   浙江   学子   团队   传媒   更多   学院   葛继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