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用杭州话给亚运会做总结,幕后“献声”的原来是他

视频加载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林波

杭州亚运会已于8日闭幕,在央视体育频道的闭幕式特别节目中,有一个特别环节,对于杭州人来说十分亲切,对于其他地方的观众来说却是非常新奇——6分多钟总结杭州亚运会难忘时间的短片里,居然全是杭州话旁白。

这应该是央视第一次正式用杭州话作为新闻片段配音,在这段配音中,很多杭州话的特有说法得到了展现,比如姑娘要加个“儿”字,叫“姑娘儿”,“在”说成“来东(音)”,“次”说成“毛(音)”,这让不少刚刚亲身经历了这场盛会的杭州人欣喜不已,纷纷转发。

而录制这段配音的,是杭州籍的央视体育名嘴曾侃。就在今天,他和潮新闻记者好好聊了聊这段杭州话配音介绍短片的出炉,也聊了聊这次参加杭州亚运会解说工作的感慨。

临时接到任务,20分钟完成

这段配音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说起这段杭州话配音,曾侃首先提到了他和同事们这次来到杭州亚运会的感受,“一下子就被杭州这座城市所吸引,又刚好是桂花正香的时候,哪里都是美景。”曾侃也被同事们调侃,杭州这么漂亮,尽出江南才子,“怎么出了你这么个五大三粗的,完全不像杭州人。”也调侃他是不是杭州话都不会说了。

“我立马反驳,杭州话我还是会说的,我现在在家里和大人们讲话还是杭州话,然后同事就说那等你配音的时候,你就用杭州话来配一段吧。”当时只是打哈哈,曾侃也觉得是开玩笑,再加上比赛开始后工作繁忙,这事儿也被大家忘了。

没想到闭幕式当天下午,当时曾侃正在给央视新闻客户端做直播,坐着移动演播车给大家介绍杭州,这时手机开始疯狂地响,他被叫回了主媒体中心。

一回去,一份稿子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一看标题的标注:用杭州话配音版本。“我当时傻了,心里想,真要这么做吗?”当时领导和同事们,一边开心地看着曾侃笑,一边认真地说:“去吧,一号配音间,干活去。”

曾侃进了配音间,还是懵的,一看这个词,他就犯难了。因为杭州话很多说法和普通话完全不一样,比如“厉害”,杭州话叫“结棍(音)”,都要进行调整。当时他很紧张,一边读一边和编辑核对,大家“联合作战”,在20分钟内拿出了这段配音。

到现在,曾侃还是觉得非常意外,“从2013年到台里实习到现在正好10年,没想到总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和杭州人的身份,在杭州亚运会最后一天,以如此奇妙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到现在,我自己还不敢看完这段视频。”

曾侃虽然完成了这一次的杭州话配音,但他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好。“原稿是用普通话的文字表述,文笔优美,涉及到一些排比句,甚至文言文,用普通话去念会有大气磅礴之风,但是用杭州话来说,换了一个画风,所以很多人看完这段视频和我说,完全听不出这是我的声音。”

曾侃自觉自己的杭州话并不标准,“从小就被说杭州话讲得不是很好,后来求学工作离开了家乡,而且我的专业要求我要努力说好普通话,所以对家乡话的确是有些影响。”所以他形容自己在给这段视频配音的时候: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曾侃告诉潮新闻记者,他看到那个视频底下有一条评论:“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么长篇幅的杭州话配音,尤其是这么大型官方活动的配音,杭州话是否足够标准,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

这句话让曾侃非常感动,他感谢家乡人民的包容,“这算是我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致敬我的家乡,对所有的杭州人民来说,这算是一个彩蛋。”

曾侃和潮新闻记者提到,其实在之前的成都大运会、陕西全运会也有过这样的尝试,制作用当地方言配音的片子,“不过这一次的关注度特别高,影响力也很大。”他觉得这种尝试非常好,很有意思,对于保留方言文化也有很好的作用。

曾侃说起杭州话的古韵,会把“明天”说成“明朝(zhao)”,把“碗”说成是“碗盏”。杭州话还保留着儿化音,这在南方语系中是凤毛麟角,杭州话里“吃老酒”的说法还颇有些《水浒传》里“筛点酒与洒家吃”的宋朝市井画风。有些古诗用杭州话念也别有一番风味,另外还有文化交融的痕迹,比方说“火柴”叫“洋火”。

“杭州话是非常美丽的语音,我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之后,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持学习方言。”

曾侃甚至有个建议,就是让有才的网友们用这个杭州话配音来个二创,用更加标准的杭州话来推广杭州。

重新回到家门口做解说

自己也变成了“杭州特产”

此前,以解说足球为主的曾侃,曾经在陕西全运会期间就解说过其他项目的比赛,也担任过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解说。但是这一次在家门口进行的亚运会,对于他来说更是有特殊意义。亚运会期间,他第一次从事拳击、水球、摔跤、跆拳道、射击等项目的解说,“除了足球以外的其他项目,我都是第一次解说。”

因为工作原因,曾侃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到杭州了,想家的时候,他会到咖啡店里去点一杯桂花拿铁,权当慰藉。“这次回到杭州,我闻着满城的桂花香,顿时感慨今年我终于不用再从桂花拿铁里,找家的感觉了。”

刚下飞机,在机场航站楼里,他就迫不及待地让同事给他和“杭州特产”的招牌合影,“我自己也算是个杭州特产吧。”

开心的同时,曾侃也颇有感慨,“这次在杭州城里转,感觉我不在这十年,杭州城变化太大了。最大感觉,一是没有导航,我不认识路了;二是没有app,我不知道去哪里吃饭了。”他说以前在秋石高架上开车,哪里会有堵车这种事情,从兴业路那个口子下来往左一转,钱江新城就在眼前,那么多高楼大厦,缝隙中还能看到对岸的场馆,杭州的现代化都尽在眼前。

在亚运会期间做节目的时候,曾侃也不断和大家分享着多元化的杭州,“首先打开大门看到的是现代化的杭州,全新的机场航站楼,全新的高速,全新的新区,当你真正走到杭州的街道上,你会发现保留着古韵的杭州,湖滨步行街上那张杭州南宋地图,可以对应到杭州主城区,很多地方连路名都没变过,孩儿巷还叫孩儿巷,惠民路还叫惠民路。”

曾侃还记得自己在一次直播结尾的时候,曾说:“白居易在杭州当了三年的市长,让他想了一辈子。那这些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这么多的朋友来到杭州,待了三周时间,他们会想念杭州多久?我很期待答案。”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惠民   央视   杭州话   新闻记者   闭幕式   杭州   亚运   亚运会   方言   普通话   幕后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