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绣秀米兰丨解锁“乡村T台”走向“世界舞台”的金钥匙

(通讯员 陈嬿如 张明秀)直苴赛装文化传承1300多年,被誉为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9月23日,以“流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的云南楚雄彝绣成衣系列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这是楚雄彝绣从永仁直苴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插上腾飞的翅膀,从“深闺”走进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舞台后,再次走进世界四大时装周。

千年彝绣这一指尖上的中国古老非遗将在米兰国际时装大舞台大放异彩,此次彝绣走出深山、迈向国际舞台,将充分展示中国非遗的无穷魅力,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故事。那彝绣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飞针走线、灿烂文化、指尖非遗,“歌声唱出新生活,巧手绣出好日子”是楚雄彝家绣女的真实写照。

楚雄彝绣的低端化发展没有出路,高端化才有未来,为此,必须助力彝绣出山出海。“楚雄彝绣”和“妈祖文化”两大非遗成功牵手,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子;与“中国鞋都”莆田鞋企业合作开发“楚雄彝绣——莆田鞋”联名款文创产品,实现楚雄彝绣与国际国内市场握手;与东方国际集团、肯德基、星巴克等企业开展常态化合作,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今年1—8月,彝绣协议订单达5185.38万元,完成出口订单692万元。

彝绣给彝家绣女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普玉珍说:“我3岁时,奶奶就教我穿针引线,后来我学会了图案设计。在政府的支持下,开了彝绣店,办起了雄冠彝绣厂,厂里有8000多名绣娘,培训的绣娘就超过1万人,绣娘月收入达3000多元。”据统计,楚雄州5.7万名绣娘人均年收入达3180元,2022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2023年上半年,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11亿元,带动1200多名残疾人绣娘就近就业……

近年来,楚雄州南华县探索推行“党建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上下功夫,实施南华彝绣产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培养人员116人,拟定43名工艺美术类专业技术职称初选人员名单,全县现有彝绣能手2161人,有“彝族服饰”“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13人。组织开展彝绣技艺培训班239期13536人次,培养优秀绣娘184人,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5人,4名专业教师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楚雄州百名高级绣娘中南华就有47名。楚雄州永仁县积极把“彝绣一条街”打造成为“楚雄州永仁彝绣文化产业园区”,带动成立彝绣协会1个、彝绣扶贫车间5个、彝绣公司10家、彝绣专业合作社6个,年产彝绣产品28万件,民族民间刺绣产业年产值突破3300万元,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永仁县直苴村是千年彝绣文化的发源地,永仁县中和镇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在发挥特色优势上做文章,打通供需两端,在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的经营模式,组建刺绣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刺绣户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打造品牌,使民族刺绣工艺品逐渐走出了家庭、走出了大山,以商品的形式走向了全国各地及国外市场。

直苴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作为永仁县最后一个脱贫出列的村,是2019年才脱贫出列的。“我们彝族女孩打小就要学刺绣,但以前都是绣给自己和家人穿的,但这两年,在村里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在家带着娃、刺着绣,赚到了钱!”村民李秀花解释道。群众能挣多少钱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引导发展彝绣特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定制绣娘培养计划、谋划产业项目、帮助销售售卖彝族服装,让彝绣成为了直苴村的支柱产业,去年全村彝绣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绣娘们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这次党建引领,彝绣走向米兰时装周,作为赛装文化发源地的一名村干部,我十分激动,我深知这代表着非遗文化的灿烂辉煌”。直苴村党总支书记李海科说。

指尖技艺实现了把绣片变名片,把绣品变商品,彝绣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发展新格局,把小小“绣花针”下的千年“指尖技艺”转化为助农增收的致富大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楚雄   米兰   永仁   彝族   永仁县   金钥匙   刺绣   指尖   解锁   时装周   乡村   舞台   走向   产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