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亚细亚,“最忆是杭州” -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过去这段时间里,如果你身处杭州,恐怕很难不被亚运会主题歌《同爱同在》的旋律所萦绕。地铁里、商场内,在东道主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飘荡着悦耳的歌声。作为一名现场记者,对这几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或许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俗话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实际上,亲密友谊和比赛成绩远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激烈的竞争背后往往伴随着深厚的情意。“可以说,是我们哥仨今晚包揽了金银铜牌。”男子撑杆跳高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冠军的菲律宾名将奥贝纳意气风发。作为历史上首位越过6米横杆的亚洲选手,奥贝纳并非简单的客套,他和亚军中国运动员黄博凯以及季军沙特阿拉伯选手希扎姆,都拜在著名教头维塔利•彼得罗夫门下,平日里是一同训练的师兄弟。亚运会决赛中,当奥贝纳挑战亚运会纪录以及亚洲纪录之时,已经结束比赛的两位“队友”在一旁有节奏地为他加油助威。“一起为亚洲越过更高的横杆始终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希扎姆说。

“Jiayou”是什么意思?杭州亚运会期间,不少运动员向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寻求答案。在赛场上,来自观众席的这种呐喊,往往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一齐向自己涌来。自田径项目开赛以来,本届亚运会主体育场“大莲花”内,每晚都能涌入四五万名左右的观众。径赛场上,观众会随着领跑选手的步伐造起人浪,也会为落后的选手鼓励加油。田赛场内,无论运动员准备冲击更高还是更远,都会感受到看台上传来的掌声。来自东道主中国的选手无疑受到追捧,但主场观众同样会将自己的热情投射到每一位运动员身上。

观众们不吝掌声,外国选手们当然乐得礼尚往来。夺得男子400米冠军后,沙特阿拉伯名将马斯拉希转身面向看台,先是优雅地鞠了一躬,随后又行了一个中国传统的抱拳礼,以此表达对于观众的感谢。卡塔尔选手赛菲在夺得男子链球银牌后连续翻了几组精彩的跟头,为观众献上自己的“返场”演出。“我敢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观众!”已是奥运冠军的印度男子标枪选手乔普拉更是在赛后直言,“这里让我体验到了奥运会般的感觉……”

友谊与团结,始终是本届亚运会各个赛场上的“主角”,也为紧张激烈的赛场注入了更多暖人的温度。亚运村里,交换徽章成为选手之间传递友谊的流行方式;中秋之夜,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亚运会能够在创办70余载后依旧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团结与友谊的独特价值、共创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是“风景这边独好”的重要原因。所有的辛劳与努力,所有的美丽与绚烂,都是为了让亚洲更好,让世界更好,让未来更好。

“同一片大海和天空,同迎着黎明和繁星,同样的向往和憧憬,同圆我们一个梦……”当今世界,体育是各国家、地区间沟通交流、互递友谊的重要渠道。杭州亚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奖牌与佳绩、拼搏和汗水都已成为过往。不过,亚洲人民的团结合作之心,则因杭州亚运会而凝聚得更加紧密。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你和我同住亚细亚,就是本届亚运会留下的深刻印记。

这正是:

最忆是杭州,最难是别离。

(文 | 刘硕阳)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评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杭州   沙特阿拉伯   亚细亚   横杆   友谊   亚洲   亚运会   会儿   运动员   选手   观众   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