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从澳大利亚到漳州

14岁的黄丽燕对漳州的认识,是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里那桌地道的土楼美食开始的。

“这就是养育曾祖父长大的‘漳州味’。”

黄丽燕的曾祖父15岁时离开漳州去往印度尼西亚,再定居澳大利亚。这些菜,是黄丽燕奶奶的拿手菜。这缕味道,陪着黄家几代人长大。

黄丽燕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是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福建丰泽营成员之一。9月20日,夏令营成员们走进南靖土楼。这是她与妹妹第一次回到漳州,踏上祖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

这次“寻根之旅”共有28位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华裔青少年,他们的祖辈或者父辈都来自中国。

黄丽燕寻味,同行的辛世安则一路寻景。今年16岁的她,对土楼并不陌生。从2017年开始,她便陆续跟着父亲,到过南靖土楼3次。父亲是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会长、本次夏令营活动总领队辛智毅。这趟土楼之旅,父女俩要拍摄剪辑一段关于南靖土楼的短视频。他们总是分散在队伍两头,从怀远楼到云水谣再到和贵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土楼之美的镜头。

“这次的短视频拍摄,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南靖土楼的魅力。”辛世安说道,毕竟能亲自踏上这片土地的华裔少年不多。

年轻人追寻的是味道与视觉的冲击,而他们的父辈,追寻的是“根”。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到南靖,要坐9个小时的飞机与2个多小时的大巴车。本次活动的领队之一、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执行会长孙达峰不辞辛苦。“带着青少年们回来寻根,是我的责任,也是使命。”孙达峰表示,十余年来,协会一直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的后代中传承下来。

“我们老一辈有剪不断的故乡情结。” 辛智毅说,他的奶奶、母亲是漳州龙海人,他希望自己的后代也能回到故土看看。人是不能没有“根”的。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华裔青少年能“漂洋过海”回到祖辈生活过的土地,了解中华文化,这也是“寻根之旅”的意义所在,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在漳州举办一场“寻根之旅”。(记者 沈小琴 通讯员 李小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漳州   澳大利亚   南靖   墨尔本   曾祖父   祖辈   夏令营   中华文化   华裔   青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