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十月,你的贴身秘密就藏不住了

眼见进入十月,年轻人的“保暖大业”已轰轰烈烈开始。

9月以来,“保暖内衣”成为电商平台热搜词,据唯品会数据显示,9月初至中旬,女士保暖裤、男士保暖内衣销量均同比增长20%以上。而在纷纷投入保暖内衣怀抱的人群中,年轻人越来越“显眼”。根据2022年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数据,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保暖内衣品类消费的半壁江山。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发布的《保暖内衣趋势白皮书》显示,内衣层-中间层-外层这样的“三明治穿衣法”是人们冬季常用搭配方式,83%受访者表示在冬季会穿着保暖内衣作为保温内衣层的服饰。

图源:《保暖内衣趋势白皮书》

当气温降到15 -10 左右,“不用爸妈催,根本不用催一句”,“佛系养生青年”就会自觉地套上保暖内衣。而养生进阶的青年,则更早地参悟了“穿成套暖衣,过温暖人生”的朴素哲理。《保暖内衣趋势白皮书》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偏好“保暖内衣套装”。

或许是因为购买更方便,或许是因为搭配更美观,无论出于何种初衷,“保暖内衣穿上身”的年轻人,已经误打误撞地触及到了“秋冬保暖”这件事的科学本质。

穿“保暖内衣”,防寒效果更好?

相比于外搭羽绒服等保暖外套,穿着保暖内衣能让“温暖”事半功倍。

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溯源人体散热和保温的基本原理。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发热体,持续不断地以“传导、对流、辐射、蒸发”的形式与环境进行着热交换,以维持人体核心温度恒定。在所有热交换方式中,“对流”是最高效的散热方式,刮风时我们体感更凉就是因为“空气对流”。而“保温”的核心要义,就是散热的反向——“减少空气对流” 。

如何最简便又最大限度减少周身的空气对流呢?答:减少衣物与身体之间的“缝隙”。试想一下,如果衣服与身体之间空空荡荡,寒风能直接从皮肤刮过,那外层叠加再多再厚的衣物,保暖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冷风一吹,鸡皮疙瘩起一身 | 图源:图虫创意

其次,关键身体部位的保暖,也能直接影响人们对寒冷的感受。其中最关键的部位是腿部和肚子,特别是脚踝和肚脐。

在人体体表分布着很多“温度”感受器——“冷点”和“热点”,外界温度下降时,“冷点”被激活并沿着“Aδ纤维”将神经信号输送给大脑,此时人体就会感觉到“冷”。从神经解剖学来看,不同部位“冷点”感受器密度和大小差别很大,所以不同部位对“冷”的敏感性不同,曾有一则实验测试了230名正常人不同部位的温度觉,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部位,外踝冷痛觉敏感。[6]

脆弱的肚脐更不必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盖好肚子以防着凉。“给肚脐保暖”其实很有科学性,因为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肚脐部位的下方只有一层薄薄的筋膜层,没有肌肉也没有脂肪,整体十分纤薄不说,周围还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这导致肚脐对外部冷感刺激特别敏感,一旦肚脐着凉,寒气少不了要“传递到身体每个角落”。

也不建议抠肚脐

综上所述,秋冬保暖的核心要义,一是通过贴身服饰减少空气对流,二是给脚踝和肚脐包裹。而能一次性满足这两点要求的最简便的着装,可不就是保暖内衣嘛,成套穿搭效果更佳!

相比于冬季外穿羽绒服来保暖,保暖内衣更贴合身形,能最大限度地锁住人体温度,防止热量流失;而且柔软的布料直接包裹关键部位,保护脚踝和肚脐这两个脆弱部位不着凉,让保暖效果事半功倍。

自17世纪初现雏形,到19世纪以“前襟排扣式连体衣”的样式从军队流行到民间,到20世纪初被加拿大人Frank Stanfield创新设计为上下分体式,再到现在,保暖内衣一直扛着人类“防寒事业”的大旗,它的好大家都知道,但在以前,年轻人可不怎么想穿。

早年间,受制造、染色、面料等工艺与狭隘品类界定的制约,“保暖内衣”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直与老气领型、俗气配色、加绒臃肿的形象牢牢绑定,是名副其实“时尚绝缘体”,一如爱情故事里老实人般的存在,“都知道TA的好,但都不愿意靠近TA。”

to 保暖内衣:你是好人,但我们不合适

而如今,“保暖内衣穿搭”“保暖内衣测评”等话题却总能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讨论,年轻人对保暖内衣的销量贡献也逐渐提升。年轻人开始与保暖内衣情投意合,是人变了吗?

事实上,年轻人对这一品类态度的翻转,不只是因为被寒冷捶打之后想通了,更是因为保暖内衣早就“进化了”。

保暖内衣“进化论”

“纯色更好搭配,想要隐形就穿低胸款,高领、一字领等领型适合外搭休闲外套。”

在社交平台上,类似保暖内衣出街的相关穿搭笔记多得不胜枚举,博主和素人持续分享穿搭经验。如今的保暖内衣不但不丑了,甚至已经从“不外露”走向“可内搭、可外穿”。

视频加载中...

这一转变背后,其实是“保暖内衣”在消费侧需求推动下不断升级的结果,升级版的保暖内衣早已具备了“时尚单品”的穿搭属性。不过,内衣的“时尚属性”与外穿衣物还是存在显著不同,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第一层衣物,在“时尚”之上,内衣穿着体验感更为重要。

《保暖内衣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保暖内衣时尤其注重“穿着体感”,而穿着舒适与否,则与“面料性能”息息相关,根据《白皮书》数据,消费者十分关注暖衣面料,90%以上的消费者对“科技面料”表现出极大兴趣。

图源:《保暖内衣趋势白皮书》

如何在兼顾“可穿搭性”的基础上,通过面料设计将穿着体验做到“极致舒适”,是每个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内衣厂商都不得不思考的新命题。

9月27日,“不穿羽绒服,就穿猫人热八度”猫人秋冬新品发布会,在武汉国博中心汉厅盛大开幕。发布会上,猫人以科技面料升级的“热八度3.0”暖衣,回应了消费者们当下的“保暖内衣新期待”。

图源:猫人秋冬新品发布会

对于保暖内衣这一品类而言,“保暖锁温”始终是产品核心价值,更是“极致舒适”的功能基础。目前,市面上以“发热”为卖点的的暖衣产品不少,根据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最高升温值 4.0 ,30min内平均升温值 3.0 ”,即可用“吸湿发热”为产品宣称。而升级后的猫人“热八度3.0”,则在最高升温值上约为国标2倍,达到了名副其实的“八度”,“最高升温值7.3-8.1 ”,猫人研发设计总经理侯艳辉介绍道。

“热八度3.0”究竟是如何做到名副其实的?其奥妙就在于其采用的“航天科技纤维”与“中空翼暖”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保暖内衣,主要有天然动物纤维、天然植物纤维、人工合成纤维三类。以羊绒羊毛为代表的天然动物纤维,保温效果好但价格昂贵;纯棉等天然植物纤维价格适宜,但导热吸湿表现一般;而人工合成纤维混纺则可采众纤维特性之所长,制造出性能和价格最优的保暖面料。

猫人“热八度3.0”暖衣采用的“康纶航天科技纤维”,以高导热系数的腈纶与透气吸湿性良好的粘胶纤维等纤维作为面料结构基础,以科学配比进行混合纺织,保证面料能在保暖与透气上达到良好的平衡。同时,猫人采用“中空翼暖”纺纱工艺,以纤维丝物理特性为基础,不同纤维错落交叉纺织,在纤维层中间形成无数“空隙”,制造出一个“空气层”,在相同厚度下,突破了“轻”与“暖”不能兼得的技术局限。

“中空翼暖”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其实,“空气”是最保暖的物质,因为它的热传导率最低。不管是羽绒还是保暖内衣,保暖原理都是靠“储存空气”,储存空气越多就会越暖和。

根据FZ/T 73022-2019《针织保暖内衣》国标要求,“符合规范的标准产品保温率 30%”,而目前市面上要达到这一保温率,暖衣的克重(单位面积的重量)几乎要达到300g左右。而采用“中空翼暖”技术的猫人热八度3.0系列内衣,“能做到180、190克的保温率将近30%”,猫人研发设计总经理侯艳辉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猫人“热八度3.0”面料中以一定配比使用了航天科技纤维“SUPERELAS超洁易拉丝”纤维,相较于常规氨纶产品,这一纤维弹性更强、抗菌性能更佳。

据猫人研发设计总经理介绍,相对于市面普通弹力丝3-5倍的拉伸率,猫人“康纶航空科技纤维”的拉伸率能达到8倍,“这对人体的束缚感减小很多,穿着活动更自在”。

8倍拉伸

此外,相比于市面上常用的“抗菌助剂”辅助抑菌效果,猫人“热八度3.0”使用原纱物理抗菌,以工艺改变纤维结构,根源性阻断细菌附着,达到5A级抗菌标准,能保证在不破坏皮肤微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抑制有害细菌。

非化学助剂,原纱物理抗菌抑菌宽度为0

水洗100次依然有效

作为今年秋冬备受瞩目的暖衣产品,猫人为了将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穿着的航天纤维应用于民用暖衣产品上,“光编排纱线就用了大半年,各种配比尝试了几十次”,研发设计总经理表示,无数心血的打磨,才有了如今这款“重磅之作”。

“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倒逼我们必须在功能性、科技性上下功夫”,猫人创始人游林表示,作为专研科技内衣25年的国货老品牌,猫人始终在“科技普世、温暖万家”的路上持续深耕。

猫人集团董事长 游林

现在进入天猫“猫人集团旗舰店”或京东“猫人京东自营专区,即可享受满300减30、暖衣2件7折3件8折等优惠、秋冬首发品拍1发3等各种惊喜福利,快来优惠下单明星同款科技暖衣吧!

秋凉将至,早早穿上保暖内衣的人,先享受这个秋天。

参考文献:

[1]黄泽云,钟艳媛, 蓝芳, 曾多多, 黄新红, & 王清华等. (2016). 脐部外形结构及大小的调查及其在经脐无瘢痕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微创医学.

[2]李晨明,谌玉红,刘雪强等.冬季保暖服装对比实验研究[J].纺织导报,2018(11):103-105.

[3]张原.基于固-固相转变复合材料的冬季保暖服装的储能作用和隔热功能探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05):1683-1684.

[4]刘秀龙,庄梅玲,商蕾.冬季保暖服结构对其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20(02):10-16.

[5]杨永录,汪诚.皮肤温觉转导与传入机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3):496-500.

[6]王璐.不同部位和年龄的正常人神经感觉定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36):193-194.


作者:家宁

编辑:王潇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肚脐   白皮书   保暖   贴身   面料   部位   纤维   穿着   空气   人体   秘密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