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从“零基础”成为全国冠军,这个18岁上海女孩的“逆袭”之路

见到蒋晨琪时,她正在思南公馆的一家花店实训,刚刚完成了今天第三个外出任务。上个月从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凯旋,度过一个难得的假期后,她又马不停蹄操练起来。一朵朵鲜花在她手中很快扎成了一把精美的花束,尽管是“05后”,还不满18岁,金牌傍身的她面对顾客已从容不迫。

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蒋晨琪与同学蒋兆珩分获花艺项目金、银牌。

作品不能露出一个铁丝头

初次见到蒋晨琪,有一种“反差”感——齐耳的短发,一身黑衣黑裤,脚下一双左右不同色的复古篮球鞋——酷酷的打扮与身旁五颜六色的鲜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比赛中的蒋晨琪同样也有着凌厉的风格,“喜欢前面加紧速度,早点做完,这样可以多留出一些时间来检查。”

蒋晨琪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半个多月前,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来自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蒋晨琪获得金牌。

花艺项目的比赛,难度远远超过花店里的日常工作。比赛设置了植物种植设计、花束、切花装饰、新娘花饰设计与制造以及“惊喜盒”等模块,选手们不仅要有艺术巧思,更要精细处理花材,还需要娴熟运用热熔胶枪、电钻、钳子等工具切割花材、制作架构等。

蒋晨琪在训练中。

细节决定成败,蒋晨琪说,有时往往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被扣分,作品中不能露出一个铁丝头、一点漏胶。“最后冲刺集训的两个月里,和教练一起从雏形到成品一起反复琢磨,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细心,能够检查出作品中的扣分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蒋晨琪瘦小的身躯挪动着十多斤重的大花盆、拖拽二三十斤重的大桶泥石子,“有些木料要手工切割,需要力气,植物种植里会用到石头、泥土,要做好作品必须得搬得动。”而为期三天的连续比赛,对选手的精力和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她常常需要站在板凳上修剪树干枝条,动辄就是半天。

因此,除了审美、技巧与细致,体能也非常重要。“这个暑假一天都没休息过。每天早上8点到教室,晚上8点能结束就算早的了。”从今年6月取得国赛入场券起,蒋晨琪就开始了不间断的高强度训练,还经常与教练一起打篮球锻炼身体。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师兄”,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得主潘沈涵和陆亦炜也不时来到基地为选手们传授经验。慢慢地,蒋晨琪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并将其体现在每一个花艺作品中。

陪同学参加选拔,自己却成为冠军

其实,这个新科全国冠军,接触花艺这个项目不过才短短一年多时间。

两年前的秋天,蒋晨琪进入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当年的成绩,如果发挥一般的话可能只能读普通高中。和家里人商量下来,就选择了一所职业院校。”

尽管因为兴趣选择了风景园林专业,但她以往对花花草草也并没有什么了解。2022年,学校开始选拔备战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花艺项目的选手,蒋晨琪起初根本没当回事,只是陪同学去参加,没想到却在一百多个报名者中一路脱颖而出,完成“逆袭”,以第6名的身份进入了参赛名单,最终又在今年6月的上海市技能大赛中夺冠。

“说实话,在参加比赛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蒋晨琪坦言,直到进入集训队,她才慢慢对花艺产生了兴趣,“每天和花打交道,就觉得挺美好,也挺开心的。”

尽管嘴上说得轻松,成功的花朵背后却都离不开奋斗的艰辛。相比同龄人,蒋晨琪的双手不免有些粗糙,手指上的伤痕也隐约可见,“天天和剪刀之类的工具打交道,哪有不受伤的?”

不久后,蒋晨琪就将进入国家集训队,为争取明年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名额冲刺。说起未来,这个年轻女孩满怀憧憬:“明年就要读大学了,希望以后继续学习风景园林,读研究生,将来做和园林、艺术有关的工作。”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吴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思南   集训队   上海市   花束   职业技能   上海   金牌   选手   大赛   冠军   女孩   基础   项目   作品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