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人间两千年的"福建渔家女"


1988年,国内第一部儿童不宜电影《寡妇村》上映,它讲述了三个风情迷人的惠安女情爱离愁的悲情故事!


电影《寡妇村》剧照

惠安女,和湄洲女、蟳浦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家女,她们的服饰文化各具特色,都有上千年的历史。

惠安女的美,美在她们独有的服饰,传承至今两千余年。2006年惠安女服饰更是入选首批国家非遗名录。

惠安女服饰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赤天足”。传统的惠安女日常装束是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浪费裤,赤脚走村串巷,踏浪而行。



惠安女用五颜六色的花方巾把头和脸裹得严严实实,但上衣长度却遮不住肚脐,未婚的女人腰间系宽宽的彩带,已婚的女人则系以银腰带。

她们裤子用料多,裤管宽大,是一般裤子两倍。

惠安女无论年轻年长,都喜欢在黄色斗笠的两侧插上几朵应季的芍药、牡丹、菊花作装饰装饰花朵,更显风情和美丽。



惠安女以吃苦耐劳、坚毅聪慧闻名于世。她们与男人一样,向大海讨生活,天生赤足踏浪劳作,风里来雨里去。

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锯木、扛石头、拉板车,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正是经年累月的劳作,锤炼出了惠安女吃苦耐劳又有生活情趣的特质。






最后,看看著名诗人舒婷在《惠安女子》一诗中的精彩描述: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

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修水   惠安   遗文   锯木   斗笠   渔家   福建   吃苦耐劳   腰带   上衣   裤子   千年   人间   服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