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医教康技﹢人文”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路


作为鲁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儿童康复机构,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打造“医教康技 人文”五位一体儿童康复模式,累计为33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其中孤独症儿童1260余人,90%的患儿经治疗顺利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该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改善孤独症儿童脑神经,从而改善其注意力、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觉察力、抽象思维能力,促进精神症状缓解及认知功能恢复。将中医药服务植入儿童康复全过程,实现“保健、临床、中医药”康复模式多轮驱动。


2012年该中心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2015年4月试行“我来当老师”志愿者课堂,患儿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2018年起全面推广该模式。2015年抽取50名孤独症儿童试点增加德商康复教育,患儿普通学校入学率达93%以上。自2019年起,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团队合作开展“混龄班”科研项目,提升孤独症儿童和残疾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技能和社会规则意识等。


该中心在康复过程中融入物理、作业、言语、心理、行为、娱乐等疗法,运用康复工程、康复管理、技能训练、社会服务等现代康复理念和技术。针对孤独症儿童治疗,通过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图片交换交流、游戏文化介入等康复方式,实现“一对一”个案康复。


以实现自理、自立、自主为目标,该中心开设社交课堂和生活技能等辅导课程,帮助患儿提前掌握部分社会技能。开设模拟技能培训课程,围绕生活技能、自理技能、兴趣技能、就业技能等进行培训,帮助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该中心持续开展人文关怀活动,组建“星梦童圆”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活动,帮助患儿家庭解决生活等方面困难。免费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沙盘心理治疗,鼓励其积极参与孩子教育、训练和治疗,形成“机构干预为主、家庭同步参与”的康复模式。



来源:中国人口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济宁市   共青团   孤独症   中医药   课堂   人文   星星   技能   模式   儿童   孩子   社会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