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亿罚款收回,小米在印度的经营解除!这是变相的“警告”?

近日,印度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小米宣布:“取消冻结小米在印度银行的48亿资金并且解除对该公司的限制。”

印度政府的一番讲话瞬间就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众人纷纷称印度政府这一次“转性了”,要知道,印度可是一直都对中国抱有很大的敌意,而且一直在国际镜头面前选择与中国进行“同台竞争”,这次对中国企业的“放手”,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印度这次对于小米公司的“友好”到底是对中国释放善意还是变相警告?印度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印度解除对小米的资金冻结

就在前两天,印度政府官方宣布了对中国企业小米的罚款正式取消,甚至还解除了小米在印度的限制,允许小米继续营业。

印度政府的这一声明真的是“给人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当时印度选择对小米公司进行处罚的时候是孤注一掷,不假思索的,现在解除罚款也是毫无逻辑,全随印度政府的心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人不相信印度是真心地为了中国企业好,也有很多人不清楚当时的印度为什么突然就处罚小米了?

印度多次对中国企业进行“黑手控制”

印度对于小米最开始的处罚目的可以说是围绕着“碰瓷”两个字展开的。其实不光是小米,许多中国企业在进入到印度市场之后多多少少的都会受到印度官方的“加强管制”,而这个加强管制就是印度政府多次利用“换汤不换药”的理由对其进行处罚和冻结资金。

例如对于同样进入印度市场的OPPO、VIVO,印度政府就曾指控过这两个手机厂商在印度偷税漏税,并且以此为借口对其进行罚款和打压,小米手机也不例外,甚至受到的冲击更大。

在2017-2023年间,许多中国的手机制造业都被迫在印度缴纳“消费税”的税款总共1199亿卢比,另外还有7666亿卢比的罚款,仅对小米的罚款就高达555亿。

印度对小米的罚款最多,收税最厉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碰瓷”心理。2018年,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凭借自身的优势和高于印度本土的先进技术迅速霸占印度市场成为手机制造的第一名。

印度当然不会放任不管,在2022年时,印度的税务局硬以“利用专利逃税”为由对小米进行了653亿卢比的处罚,随后印度的金融机构也随着对小米展开资金调查。

同时,印度政府又表示小米公司以“特殊许可费”为借口,将资金外汇全部转移到了印度境外,并且以此来加重了对小米公司的处罚。

无论小米公司怎么申诉,印度都拒绝与小米进行正面的交谈,甚至还继续从各方面征收小米的“消费税”和“关税”这样的做法使小米陷入了资金困境。

除了手机制造商外,李嘉诚也曾经被印度的“税”处罚过,远的不说,就在去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被印度以“逃税漏税”为由处罚392亿人民币。

印度这样多次利用“税务”名头对中国企业进行处罚到底是想干什么?

印度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要深究“印度想要获得什么”这个问题,就要从表象看到本质,印度政府频繁的对跨国公司下手第一点原因是“印度对于外企制定的相关法律繁琐且复杂”。

并且出于保护本土企业的想法,印度政府希望通过罚款的方式来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比份额,以此来提高印度的营销力和国内企业的发展,带动印度经济增长。

第二点,印度频繁对中国企业下手还带有“政治因素”,中印边界“藏南地区”一直是两国存在争议的地区,印度政府希望通过经济上的遏制手段以达到遏制中国政治,威胁制压中国的目的。

第三点,印度已经站队美国,即使印度“狼子野心”但他站在中国对立面也已经成为事实,利用美国的威严来挑起印度民众对于中国的“反华情绪”,印度政府顺势从中碰瓷中国企业,没收财产,既安抚民意又获得资金,一箭双雕。

印度解除对小米的冻结好处是

印度一直针对中国企业的目的已经明确,理由也已经知道,那么这一次为什么选择解除对小米的限制?

其实印度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了给中国的企业一个“下马威”,中国企业当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印度市场上赚钱,但是要明确是“印度市场”,印度肯定会“压一头”,如果中国企业听话就是双赢,如果不听话就是和小米的下场一样。

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印度对于小米甚至是中国企业的罚款和限制不仅对中国造成了影响,也对印度市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要知道,在印度的手机市场中,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占据了印度前五的四个席位,这是印度无法否认的事实,在去年的末尾,中国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达到51%,这是其他国家和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印度一意孤行的制裁中国手机企业,所造成的伤害对印度本土更大,而这也并没有起到“限制中国”的目的,所以印度解除对小米的限制和罚款也是出于对自身方面经济的考虑。

再有就是,虽然美国也发表声明表示会与印度进行多次的合作并为印度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事实却“大相径庭”美国的美光进入印度投资建厂并称“会在印度投资27.5亿美元”,但是实际上的投资不足8亿美元。

所以面对“驱赶中国企业推出印度市场”的这个巨大的空白缺口,在没有找到“接盘侠”的前提下,印度不会轻易地尝试。

结语

国际局势变化,世界各国的企业关系也随着国家的政策变动,事实就是这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格局里,中国企业仍然需要保持自身的稳定,平稳发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小米   目的   印度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资金   政府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