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岸影视行业交流融合发展 业界名家对话青年影视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司若

用AIGC赋能,创作一流作品

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我相信对于年轻人来说,他应该会对此更敏感、更开放、更加能够去拥抱新技术、新生态。

我们最近在做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视听产业,包括游戏、大文旅文创产业整体的综合研究。AIGC实际上就是人工智能的内容生产,具有自动化生成、个性化、多领域应用、速度和效率并重的特征,但很多人觉得它不够个性化。实际上,当机器学习到达一定程度,我们赋予它相对明确的指令后,它的个性化是可以显现的,甚至它的创意性也是可以显现的。

AIGC在电影创作,包括在前期策划中,可以辅助剧本生成。在中期制作中,能在虚拟角色、换脸换声等各方面很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从剧本创作端,我们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输入一定条件和要求,自动生成符合故事结构的剧本,包括检索和初步整理功能、生成故事梗概、提供训练元素。另外就是智能评估,评估生成的剧本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已经有编剧开始跟AI(人工智能)互动生成剧本,国外也有不少使用案例。

在视频制作过程当中,AI可以数字复活已故的演员、替换劣迹艺人,实现角色年龄的跨度再现,包括年轻化、高难度动作的合成、数字人模拟、虚拟角色等。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包括北京市都已发布了虚拟数字人产业扶持政策。在播音主持领域,还有虚拟主播等等。

应用于影视制作当中,虚拟角色已有了案例,包括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获奖影片,还有中国电影动画片《雄狮少年》当中1800多个形象是基于4个基础人物的模型由AI生成的,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动画工作生产效率。

在后期制作中,包括长视频的自动分割、预告片剪辑、视频转场、自动抠图等视频处理技术,可以通过AI剪辑生成风格不同的宣传片、视频短片。现在,这些技术已进入到我们应用领域。

AI时代到来,我们跟很多团队包括好莱坞大型电影企业,保持了一个同步面对新技术、迎接新时代的契机,我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是更年轻的一代,我们没有包袱,没有负担,而且用非常开放的心态了解并掌握新技术,我相信新的机遇会出现,并且有可能会“弯道超车”,创造出赶超世界一流的好作品。

哔哩哔哩副总裁 卢梵溪

立足年轻人,帮助他们“乘风直上”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是中国最大的年轻人视频社区,有人会认为B站只是一个视频网站,但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一个社区,它不仅仅有视频,还包含游戏、直播、动画、漫画网站和相关周边视频矩阵。B站是以一个年轻人为主的社区,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56%。

在B站,影视视频数量占很大比例,这些影视内容创作有非常多是视频创作者(以下简称“UP主”)自发创作上传的。比如今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大家可以在B站上找到非常多相关的科普内容。另一种是影视原创UP主,他们会把自己原创、编剧、拍摄的短剧或短片上传B站。

我们社区大约有38万UP主,每年都会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最近有两个年

轻UP主上传了一个三集短片——《逃离大英博物馆》。8月30日上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全网的播放量已超过了4亿。我看到一名网友这样评论这部作品——“没有一个人会不笑的开始,没有一个观众可以不哭着看完。”这足以说明《逃离大英博物馆》带来的传播力度不亚于一部院线大片。

刚刚过去的暑假,B站刚完播一部小成本古偶国风剧集《古相思曲》,预算可能是许多古偶大剧预算的三十到五十分之一。这个剧集目前播放量是1.5亿,豆瓣8.6分,超过14万人打分,是我国有历史记录以来包含古偶、古装、古风剧里评分最高的一部片子。在完播时,它只有3000万播放量,但因为品质高,现在每天都在增加超百万人次的播放量。

就像王小帅导演所说,平潭要坚持干下去五到十年,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以后肯定会有非常优秀的作品。年轻人需要的帮助有时候不只是简单地给政策和资金帮扶,他们更需要引导,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和创作人员,引导他们如何去跟观众沟通。

无论是在平潭还是在B站,大家都应该立足于年轻人,我们希望找到真正能搏击长空的雏鹰,然后用这股风让他们“乘风直上九万里”,我们应该为下一代年轻人才打好基础。

阿里影业开发总监 林明杰

对新导演的扶持和培养,我们有很大决心

香港电影行业有一个特色,很重视传承,在这方面,跟我们对青年导演的支持和合作不谋而合。阿里影业作为一个平台型公司,我们跟所有创作者的关系是一样近的。

阿里影业的内容开发策划中心包含评估、开发策划、青年导演计划、外部制片人工作室、翻拍等五个部分,它是一个环形结构,意味着内容可以相互打通和整合,最重要的是,它能通过分析反馈,帮助主创方反复创作更优质的内容。我希望,我们能为新导演提供这样的服务或平台,帮助他们的项目顺利拍摄。

在市场观察方面,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以206.2亿收官,中国电影市场逐步回暖,观众的消费习惯变得非常谨慎,怎样让新一代的年轻观众有进电影院的习惯非常重要。新一代的电影需要观众去传承,所以市场需要更多能跟年轻观众产生共鸣的青年导演。

在行业观察方面,青年导演对商业类型片的开发与制作意识较弱,容易跟观众需求脱轨,提升影片商业性不代表高票房,而是要思考如何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的故事和人物心里。

因为我们是“内容+科技”的公司,希望用科技来帮助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培养影视产业人才。阿里影业的文娱资源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开放资源加强对青年导演的培养,目前,我们已经安排一些青年导演进入电影和网剧拍摄项目实践,让他们积累更多经验、更多行业人脉,帮助他们成长。阿里影业本身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和培养有非常大的决心。

此外,我们跟行业资深制片人形成了工作室的合作关系,某种程度上,跟接下来的青年导演计划是相互挂钩的,希望我们跟行业资深制片人的紧密合作能够协助青年导演成长,有资深人士的指引,不管是在开发、制作还是宣发上,都能更好帮助他们稳步向前走。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运营办公室主任 包璇漪

好风在平潭,推动两岸影视合作

向风而行,两岸影视交流合作硕果累累。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论坛,由爱奇艺和华策集团旗下的好剧影视联合出品的当代都市剧《月光变奏曲》正好今天在台湾地区的龙华偶像台播出。

我们集团推动了非常多的精品影视剧在台湾地区播出。今年年初,我们集团推出了一部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在大陆播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今年4月在台湾地区播出也同样反响热烈。这部剧的节奏和一般偶像剧不一样,很慢,但恰恰是因为慢和带来的治愈感赢得了很多观众。

最近几年,在相关产业的培育当中,我们年轻团队看到了短视频的风口,所以我们在海外的新媒体矩阵尤其是短视频频道建设上面,花了很大力气。

现在的影视公司有非常清晰的客户意识和精品意识,大家都知道现在就是争夺用户群体注意力的年代,虽然有很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来看我们的影视作品,但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那么怎样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对中国影视业的同行来讲,精品化是唯一的道路,其实我们也看到台湾地区的电视剧实现精品化转变,效果非常好。

我们在想,两岸如果在影视业创作方面能携起手来,应该会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今年平潭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的主题是“风大又怎样”,风是平潭的特点,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平潭扑面而来的风,今年我们也推出了两部和风有关的电视剧,反响很好,精品电视剧更能捕捉到当下社会特有的气质和风格。

好风在平潭,我们希望在好风推送的情况下,两岸的影视交流和合作能够继续纵深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平潭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平潭   青年   影视   影业   阿里   人工智能   名家   两岸   导演   观众   业界   年轻   行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