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个散装大省正式出炉,恭喜安徽


都说江苏是散装大省,现在,第二个散装大省正式出炉——它就是安徽。


在关于未来的最新蓝图中,安徽做了个中国地域史上极其罕见的决定——让省内各城依据地理区位,主动融入其它省份的发达经济圈。

别的地方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哪怕穷,也要穷在一起。安徽却说,让黄山、宣城、池州多和杭州亲近;让滁州、马鞍山、芜湖深度融入南京;让铜陵、安庆、六安进入长江中游经济圈;而淮北的阜阳、毫州则参与中原城市群合作。


别的地方都要面子,集全省之力做大省会城市。安徽却开始反其道行之,既然有的地区相对落后,省会一己之力难以带动,那何不就让宿州、淮北,和更接近的江苏徐州在一起发展?毕竟,徐州是整个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别的地方都是被动散装,比如江苏各个城市都很强,所以谁也不服谁。安徽却选择主动散装,自己的城市和外省豪强在一起,短期内确实可能流失人口资源,但长远来看,却有利于全省各个城市的发展和平衡。

为安徽这番格局点赞。的确,绩效考核以行政区域为划分,但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却并不以此为界。


滁宁城铁(滁州至南京)今年开动,系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

选择散装,也是人文地理使然,顺势而为。

安徽地域差别极大,两个安徽陌生人碰面,大概率会用普通话交流,因为说家乡话很可能互相听不太懂。皖北一般是中原官话,淮北话和徐州接近,阜阳话更像河南话;皖中则是江淮官话;皖南地区,芜湖铜陵宣城方言属于吴语,和“徽京”南京口音非常相似,但如果再往江西地界靠近,又会进入徽语甚至赣语体系。

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处在同一地理经济带,比如四川城市多围绕成都平原而建,福建城市多在闽中山系最东部的沿海狭窄平原。

而安徽,“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有的城市靠近长三角,有的挨着鲁西南,或者鄂东大别山,有的又与一马平川的中原唇齿相依,境内还有淮河和长江经济带,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水土。


淮河边上的蚌埠,处在南北交界线,是清末民初最早的工业基地,一度是省府所在地;长江北岸的安庆,在清朝是整个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口岸之一,安徽的安字就取自这里,曾国藩还曾在此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至于徽字来源的徽州,那就更不用说了,徽商文化从皖南山区层峦叠嶂中滋养生长。

在合肥、芜湖的带动下,曾经很不起眼的安徽,早已悄然挤进中国经济总量十强省份。如今,其它兄弟也在奋力直追,誓要恢复往日荣光。

散装安徽,心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安徽   皖南   淮河   宣城   淮北   安庆   芜湖   中原   长江   中国   正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