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AIGC时代建立智能教育新范式,揭示学生跨学段成长的深层次规律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探索人机协同智能化教学方式,是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9月19日,在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潇湘晨报社联合举办的“AIGC与场景化应用创新”主题研讨会上,就AIGC如何建立智能教育新范式,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研究员、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胡超带来了他的见解。

胡超结合在研的科研项目,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目前评价内容逐级解构,难在复杂场景中判断学生综合能力,存在综评数据主要依据写实记录和主观评语,客观性不足;评价自定等级且标准差异大,全国学生整体发展状态不清;信息技术多用于采集学生写实记录,AI优势未体现等问题。“当前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导向作用有限,信息技术为破解综合评价难题提供了重要机遇。”

胡超介绍,以核心素养为基座,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理论模型,可基于理论模型开发测评工具,评测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在真实、复杂、不确定性情境中开展表现性评价。“通过提出学生综合素养的定义、构成要素和评价理论模型,基于数据的综合素养测评方案,从而揭示中国学生跨学段成长的深层次规律。”

潇湘晨报记者张沁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智能   学生   客观性   范式   信息技术   深层次   素养   模型   规律   潇湘晨报   评价   理论   时代   数据   段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