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生日会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周楚怡 通讯员 彭 婷

9月10日,即将满3岁的小媛媛(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为这群给予她重获新生的医护人员赠送锦旗、感谢信及成长变化的照片,一同庆祝自己的3岁生日。

“回想三年前饱尝酸甜苦辣的两个多月,泪水再次盈眶,这次不再是忧心的泪水,而是感激的热泪。”小媛媛的父母在感谢信上如是写道。

2020年9月13日,李女士羊水早破,小媛媛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因胎龄才28周、体重仅900克,身体各项器官和功能发育不成熟,被立即送往新生儿科救治。该科室副主任陈艺华介绍,早产儿的救治工作复杂且有难度,呼吸关则是新生儿要面临的第一个关卡。

看着躺在保温箱里身上插满管子的婴儿,夫妻俩内心满是崩溃、惶恐,束手无策。但是主管医生黄薇一直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一切,告诉他们需要“三力”配合:医生的尽心尽力、宝宝的奋力求生、父母的努力加油。即使3年过去了,夫妻俩对当时黄薇的鼓励与支持依旧记忆如新。

住院期间,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根据小媛媛身体情况,随时调整、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做吞咽功能训练、袋鼠式护理、精细喂养……在医护团队的精准救治和细致照料下,小媛媛的吸奶量逐渐增加,夫妻俩也更加坚定信心,全力配合。突破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等一个个关卡的小媛媛在入院64天后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

“祝你生日快乐……”小媛媛抱着主管医生黄薇精心挑选的玩具爱不释手,并着急地想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吃生日蛋糕。看着自己救治过的早产宝宝如今健康成长着,黄薇的内心满是欢喜,觉得一切的坚持都值得。

这样的救治案例在新生儿科并不少见,其中不乏25周的早产儿、出生体重仅600克左右的极低体重儿,尽管救治不易,但是作为“临时爸妈”的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依然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一刻也不肯松懈的坚持守护着这些新生命的健康。“医者,要把患儿放在第一位。”这是陈艺华经常对团队说的话。为满足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儿的需要,科室配备了先进的救治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引进新理念,急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保温箱   早产儿   关卡   医护   新生儿   儿科   体重   新生   团队   医生   生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