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自律35天不用电子产品奖40万?挑战游戏莫打法律“擦边球”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项向荣

“自律室”店招。来源:上游新闻

成都有一家名为“自律挑战室”的创新机构,近日推出了一项挑战性的活动:参与者需缴纳7000元报名费,挑战30天内完全脱离电子产品,若能成功,最高可获得40万元的奖励,当天到账。这个自律与挑战的承诺,引发人们的好奇与质疑。

据挑战合同显示,挑战规则包括不允许携带任何电子娱乐产品,可以带手机每天可以使用手机3分钟,不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交流,遇到检查或者公职人员敲门可以开门对话。

“自律室”的创始人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此项活动鼓励人们放下手机,回归真实的生活,体验远离电子屏幕的宁静与充实,让人们意识到减少关注屏幕时间的重要性,并激发更多人养成自律的习惯。

按“自律室”创始人的说法,报名费不仅仅是为了筹集活动经费,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参与者的决心和投入。7000元的报名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投资”,参与者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更加珍惜这个挑战机会。但据附近不少居民反映,等你坚持到29天的时候就随便判你违规,这样你不仅白白损失7000元“投资”,还浪费了29天的时间。

那么,这种“自律挑战室”到底是违法还是不违法?还真不好说。从法律的字面上说,只要他设置的合同条款没有违法的内容,那么他自然不违法。不过绝大部分挑战者进行到最后都会因为一些设置好的陷阱被没收保证金。实际上,这种把戏几年前就已经玩过了。据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挑战者一直没有犯错,组织者可能会暗地里勾引挑战者违规。去年6月类似的事情也有发生过,一位柳州的王先生参加类似的挑战活动,可是一周后,他就因为违规而出局。当天有一个服务员敲门询问,王先生“哦”的应了一声,就被告知与人交流后挑战失败。总而言之,挑战中的套路层出不穷,比如突然有人敲门告诉你时间到了或者送东西给你,最后告诉你那些不是工作人员,然后你就违规了,挑战失败。

这样的自律挑战室声称是全国首家实体自律挑战公司,然而,是真正的自律,还是一个荒谬的控制游戏?

虽然自律与挑战是推动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真正的自律挑战应该是一种鼓励人们自我提升和自我约束的挑战,而不是一种骗局。任何商家都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劝大家理智一些,警惕那种打着法律擦边球的游戏。

据媒体报道,目前,该店已经大门锁闭,招牌也被拆除了,当地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柳州   擦边球   挑战者   报名费   参与者   创始人   当天   类似   屏幕   时间   法律   手机   产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