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 瞬态二极管在 SPECT 探测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文|顾远山

编辑|顾远山

介绍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核医学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其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对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形势下,伴随着SPECT设备的逐步普及,设备的安全以及EMC问题已经作为强制性项目来管控。

我们了解到,电压或电流的瞬态干扰是造成电子电路及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常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传统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增加再生电阻模块,每一个电机都会产生反电动势,那么每一个运动轴就会增加一个再生电阻模块,主流的产品目前均为进口,对于SPECT多轴的运动系统来说。

安装成本比较高,并且该模块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如何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满足日益增长的核医学需求,解决技术垄断,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所研究的保护电路,不仅成本低、体积小,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技术壁垒的“窗户纸”,以最简化的方式解决复杂的安全问题。

医学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是通过探测器对事先引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进行跟踪、探测、扫描并由计算机分析重建。

生成放射性分布的平片或断层影像图,该图像能够更准确提供脏器血流、代谢、功能和引流方面的信息,为早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核医学设备。

SPECT系统简介

SPECT是在γ照相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医学影像设备。它的基本构造由探测器、旋转运动机架、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组成。

图是成像的原理框图,SPECT中的运动控制SPECT的系统结构中,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国外的SPECT普及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很多的应用程序已形成模块化。

而国内的SPECT刚刚进入一个窗口期,拿来主义或许是一个开始,但不是未来的趋势,如何与国外的产品竞争中取得优势,势必国产技术需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解决“卡脖子”问题,SPECT系统结构中的运动模块会高速开始、高速停止,复杂的系统结构会导致很多的安全隐患。

所以如何解决安全隐患,避免医疗事故,这是任何医疗设备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安全保护模块,实现了以最简化的方式。

随着国内SPECT设备的普及化,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利用TVS瞬态二极管为主体的保护电路,解决了市面上依靠进口设备的局限性。

实现低成本、高性价比、体积小的特点,即可实现SPECT的快速稳定运行,2035年,国家拟定要实现“一县一科”的举措,国产技术的应用会在多方面体现。

相信稳定可靠且成本低的保护模块必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以点带面,使更多的国产设备脱颖而出。

解决复杂的安全问题,打破了技术壁垒的“窗户纸”,据目前已经使用的设备来说,单台SPECT设备成本可降低几万元。

不仅仅是直观上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打破进口设备的使用局限,拓展了国产技术的应用,具有更重要的社会价值。

包括病人摆位以及轮廓扫描装置开启,目的是达到理想的位置需求,那么探测器就会频繁的快速启动/停止,产生反电动势就会不断的冲击设备。

如图所示,电机带动负载进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快速停止的瞬间,根据楞次定律:感应出的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机的旋转反向,因此感应电动势必然与电枢直流电压相反。

如上图箭头所示方向,产生的反电动势反向冲击电源,电源就会出现过压保护,导致Vbus电压输出不稳定,影响伺服驱动器正常工作,产生电机故障,出现运动不连续。

甚至较大的反电动势会影响伺服驱动器的性能,出现设备损坏以及不可预知情况,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目前SPECT探测器中配置轮廓扫描装置已经作为最基本的配置,轮廓的基本特性就是要保证探测器表面与人体表面始终保持最贴近,会根据人体的曲线。

不光基于此,病人的前期摆位以及旋转的主机架偏载情况下的高速旋转,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速度变化,反电动势就会必然产生。

SPECT运动系统中的反电动势保护,抑制瞬态干扰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正如图所示,需要增加保护电路。

TVS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

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由于它具有响应速度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小、箝位电压较易控制、无损坏极限、体积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讯设备、交/直流电源、汽车。

在电机启动/停止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较高的反电动势,瞬态干扰,使用TVS二极管增加在电源输出的两端,当其电压超过突崩溃准位时,直接分流过多的电流。

TVS二极管是钳位器,会抑制超过其崩溃电压的过高电压。当过高电压消失时,TVS二极管会自动复归,而其吸收的能量比类似额定的其他电路要大很多。

TVS瞬态二极管的设计应用

SM15TY是意法半导体公司开发的一款瞬态抑制二极管,具有低漏电流,0.2uA,25 ,耐高温以及功率高的特性。

并且钳位电压准确,响应快,瞬态二极管保护电路工作原理保护电路主要有如下器件组成:单相二极管,双向SM15T二极管及其他元器件构成,图中是保护电路的工作框图。

驱动器在控制电机旋转的时候,本身驱动器的逻辑电源与提供电机旋转的电源是分开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电机电源处产生的瞬态干扰。

影响驱动器的逻辑控制,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电源分别供给有时候也不能满足电机的正常工作,上述框图中描述的电源输出,即为电机的供电电源。

电机电源输出之后经过有SM15T二极管为主体的保护电路后,不做任何特殊衰减,提供电机正常工作的电源供给,SM15T工作在反向截止端,此时他不影响电路的任何功能。

当电机突然停止,会产生与正常电机电源供给相反的电动势,反电动势,SM15T瞬态二极管并联在电源两端,在规定的反向应用条件下。

当电路中由于干扰出现大幅度的瞬态干扰电压或脉冲电流时,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最高可达到1 10—12秒,就迅速转入反向导通状态,并将电路的电压箝位在所要求的安全数值上。

从而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精密元器件免受损坏,干扰脉冲过去后,TVS又转入反向截至状态,由于在反向导通时,其箝位电压低于电路中其他器件的最高耐压。

结果与分析

SPECT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响应环节,例如:0.1s以内负载速度达到:660mm/min,同样在0.1s内速度由660mm/min降到0。

反电动势比较高,如图左图所示,经过TVS瞬态二极管保护电路之后,电压输出波形明显改善,如图6右图所示,电源输出稳定,不再受电机频繁启动/停止影响。

图以48Vdc电机供电为例,稳定性测试结果根据SPECT不同电机轴的运动需求,分别测试12Vdc、24Vdc、48Vdc电源条件下的电源输出特性。

12Vdc:0.1s以内负载速度达到:660mm/min,同样在0.1s内速度由660mm/min降到0,在24Vdc:0.5s以内负载速度达到:3000mm/min。

同样在0.5s内速度由3000mm/min降到0,48Vdc:0.1s以内负载速度达到:660mm/min,同样在0.1s内速度由660mm/min降到0。

测试结果如图所示,针对以上3种运动需求,电源输出稳定,电机工作正常,满足使用需求,基于此工作方式,可推广用于SPECT系统中。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TVS瞬态二极管设计的保护电路在SPECT探测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这一电路可抑制瞬间产生的反电动势使直流电源输出稳定。

可以实现SPECT运动系统运动的持续性,且成本较低,体积较小,实验证明,这种保护电路安装简单,工作稳定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可以在SPECT运动控制系统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George Ellies.Control System Design Guidelines[M].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2006

[2]ACS.UDMnT Installation Guid.ACS 2016.

[3]ACS.EC Installation Guid.ACS 2016.4]Chen Shikun.Motor Design[M].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4

[5]Lin Xiaoling.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M].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9

[6]Nuclear Medicine and Technology[M].People's Health Publishing House,2022

[7]Hu Shousong.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M].Science Press,7th edition

[8]Ruan Yi.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M].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探测器   电动势   核医学   电压   干扰   电路   电机   电源   速度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