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一点相思红-唐宋时期女子最流行的妆饰之花钿妆

#暑期创作大赛##花钿#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毬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唐)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唐)张夫人《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郑遨《咏西施》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章孝标《柘枝》

粉纸鸳鸯字,花钿翡翠毛,绣阎凤凰巢,良夜永春风玉箫。——张可久 《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剧中女性角色高贵神秘或者清丽脱俗的气质,常常会用以花钿妆饰,这在唐朝宫廷题材、武侠题材及仙侠神魔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体现较多。

花钿的样式很多:或庄重典雅,体现大家闺秀的地位;或饰于眉角,显得妩媚动人;或秀丽雅致,给人一种温柔之感;或复杂美观,尽显身份的高贵威严……总之,影视作品中的花钿不仅使角色更美丽动人、更富有吸引力,有时也暗示了角色(宫斗剧较多)之间的权力较量。

宫心计 深宫计

而在一些仙侠神魔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男性角色也会饰以花钿,多数是为了表明他们当时的神魔身份。

长月烬明 男子花钿


沉香如屑 男子花钿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简单的了解学习古代妇女脸上花饰——花钿,并欣赏几组影视作品中女子的花钿造型。首先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花钿的历史演变发展吧!

风起洛阳

花钿是古时汉族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妆就是女子在两鬓、眉间还有面颊上贴上花状装饰物品的化妆技术。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花钿妆


花钿妆

花钿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相继沿用,当时的女子喜欢在脸上贴上各种有花纹的装饰,尤其是在南方的楚国,汉朝之后,花钿愈发流行,主要的材质是丝绸布帛或者是木片。从南北朝开始,人们愈发喜欢用金银薄片,还有各种宝石做成的花钿。南朝时寿阳公主发明梅花妆。

寿阳公主


唐朝时,花钿因上官婉儿而再度兴起,已成了妇女的常用饰物,女子在脸上贴上鹅黄、花钿,花钿之风达到鼎盛。

骊歌行


梦华录

到了宋代,随着崇尚淡雅之美风气的兴起,浓艳风格的花钿逐渐失宠,宋人喜欢珍珠,认为这种温润淡雅的宝石更有儒雅之气,于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宋朝女子开始在脸上贴珍珠,出现了珍珠花钿妆。至元代,花钿终于淡出了女子的妆台。从此以后,唯有在一些传世的书画作品和考古发掘中,人们才能找到这种在古代曾经流行了一千年的时尚饰品的影踪。

大宋宫词 清平乐


接下来一起来欣赏几组影视作品中的女子花钿妆造型图鉴吧!






























































(相关资料及图片均搜集整理自网络)

原创整理,不喜勿喷,请勿抄袭,抄袭必究,请文明阅读,友善评论,篇幅有限,欢迎补充,感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至元   寿阳   妆饰   女子   花饰   拾得   唐宋   贴上   影视作品   题材   脸上   角色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