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太原旧居参观记

走四方


儿时就读过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田寡妇看瓜》等文,对这位通俗文学作家的作品爱不释手。我特喜欢《李有才板话》中那首嘲讽“顺杆爬”张德贵的打油诗,至今仍能背诵的下来:

“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

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

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

恒元说“砂锅能捣蒜”,

德贵说“捣不烂”。

恒元说“公鸡能下蛋”,

德贵说“亲眼见”。

要干什,就能干,只要恒元嘴动弹。”至今仍能背得滚瓜烂熟——儿时的记忆总是深刻的。

2019年7月底,应朋友之约,赴太原游玩,在地图上发现,居所离赵树理太原旧居相距不远,便欣然前往参观。

旧居位于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整体建筑为缺少北房的晚清四合院结构。院落古色古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南房、东房、西房、垂花门。东房辟为赵树理生平事迹展览室,西房内摆设有书桌、立橱、沙发、茶几等日常生活用品,书柜内有赵树理全集及部分著作陈列。

院内北侧的高墙之下,有尊赵树理的汉白玉半身塑像,塑像两侧墙壁上,分别书写有郭沫若、茅盾对赵树理的评价文字。塑像前边有一方小小的石碑,镌刻着彭德怀的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极少见到彭德怀的题词,看来作家的生花妙笔,深深打动了这位不苟言笑的彭大将军。

院落不大,安静整洁。塑像前的花草略显凌乱,叶色泛黄,似行将枯萎。就是这座并无多少诗意的方方正正的小院儿,伴随着这位极富民众意识的作家,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岁月: 1965年2月,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赵树理远离政治漩涡中心北京,似在寻求政治庇护,他举家迁回山西太原,意在潜心创作剧本《十里店》。

那场“革命”如疾风暴雨,很快扫遍神州大地,在这个小小的省城,赵树理在劫难逃。很快,赵树理被打成周扬的“黑标兵” ,受到惨无人道的迫害,押解游街示众、打断肋骨。在一次批斗会上,被人从高台上推下,跌断髋骨,最终于1970年9月2日含冤逝世,终年64岁。他在这个小院度过了5年半的艰难时光。

凝望人民作家这尊面带迷茫的塑像,我想起了当年延安文艺界推荐赵树理说的话:太行山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青年作家!并提出“赵树理方向”,“作为我们的旗帜。”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我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农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乡士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为文学大众化风格开一代新风,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但就是这样一位沾地气、通民情、受人推崇的作家,正值创作盛年,却被一场无情风雨吞噬了生命,让人唏嘘扼腕。

一阵突降的急雨,打断了我的思路。风疾雨凉,催生哀思。我撑开雨伞,面对赵树理的雕像,默默致哀: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就读过并且喜欢你的文章,但愿天堂不搞运动,你能安心写出更多、更精彩的平民作品来。

风雨加剧,淋湿衣衫,急趋公交,打道回府。在缓缓行进的大巴车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赵氏旧居,随手写下四句顺口溜,照录如下:


当年妙文皆斐斐

谁人不知小二黑

可叹疾风摧英材

睹物思人空銜悲


(2023年8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太原   旧居   太行山   郭沫若   塑像   院落   小院   通俗   作家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