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奶奶家,去外婆家”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老传统,谁也撼动不了

#图文作者打造计划#

口述:蒋晓艳

文字整理:念之

老话说,“外婆领外孙,如同放风筝,风筝起,干欢喜,风筝落,摸也摸不着”。

意思就是说,无论外公外婆如何全心全意对自己闺女的孩子,如何无偿地替闺女女婿带孩子,就因为一个“外”字,在孩子心中,外公外婆家始终不是自己的家,所以,就有了“回奶奶家,去外婆家”这种根深蒂固骨子的中华老传统,再怎么对他们好,也改变不了他们和爷爷奶奶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亲近感。

外孙小的时候,进步了,出息了,外公外婆跟着高兴,等外孙长大成人事业有成后,无论人或者感情,都会离曾经亲密无间的外公外婆越来越远,到最后,外公外婆连外孙的人都看不到,多年来对外孙的情感投入都没得到想象中的回报,也表达出外公外婆把外孙带大后的心理落差,体现出外婆带大外孙后的社会真实情况。

事实上,社会中的真相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至少,我母亲是这样认为的。

这也是我母亲经常念叨在嘴里的一句老家谚语,也是她活到八十岁都解不开的心结,总是说,早知道当时给我们带孩子的时候就不要瞎争气,就答应我公公婆婆他们让我儿子从小也喊他们爷爷奶奶,让我们两边的父母平起平坐,这样,现在孩子和他们只怕就更亲近些,也不枉他们那些年对儿子的辛苦付出。

我叫蒋晓艳,70年的,我们家是姐妹两个,按理应该留一个人在家里找个上门女婿,但是,命运弄人,我老公是家里的老大,下面一个弟弟,我们结婚的时候,公公婆婆不同意我老公到我家里入赘,说是大儿子不能去入赘女方家,会招来大家的笑话,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但是,我和老公两情相悦,说什么也要在一起,后来,经过媒人多次从中斡旋,公公婆婆和我的父亲母亲终于同意我和老公两边招呼,双方父母在以后的日子里,永远都是平起平坐,我们一模一样的对待,我们这里俗称“就亲”,类似于现在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不娶不嫁。

我结婚早,二十一岁的时候就结婚了,那个时候,这种情况并不算是早婚,社会普遍现象,年纪刚刚好。

我公公婆婆在政府机关工作,都是领导阶层,平日工作很忙很忙,两老在我们结婚前早就表态,以后我们小夫妻生了孩子,他们是顾不上帮我们带孩子的,只能麻烦我那退休的母亲带孩子了。

我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早已退休,所以,在我们的请求下,替我们带孩子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父母的肩上。

我儿子出生后,我公公婆婆和我父母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任由我父母把我和儿子接回了娘家,终究,最心疼儿女的,还是自己的父亲母亲。

从此,我的宝贝儿子就长期住在我父母家里,主要由我母亲带,我父亲辅助,当然,下班后,我肯定也是跑回娘家去帮助带孩子做家务的。

在孩子出生后,我公公婆婆说,按照我们婚前的约定,孩子可以也叫我父母爷爷奶奶,但是我母亲是一个志气的女人,她觉得让孩子喊他们爷爷奶奶,以后两边都是爷爷奶奶,会让我儿子很困惑,只要我们心里明白,我们以后孝顺,以后对他们就像对我公公婆婆一般无二,孩子叫他们什么就不是那么重要,就算叫他们外公外婆,也不会影响和减弱他们对孩子的爱。

所以,最后,我儿子还是按常理,管我父母喊“外公外婆”了。

而这个决定,也让我的母亲一辈子都无法释怀,一直活在悔恨当中。

因为,四年后,我妹妹也出嫁了,嫁给了一个独生子,没能按照我父母的要求留在家里,没能替他们招回来一个上门女婿,没能留在家里替他们老蒋家延续香火,为此,我妹妹的婚事没少被父母阻挠。

两个闺女都嫁了出去,这也成为我父母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临到死,都无法释怀,都觉得愧对我们蒋家的列祖列宗,而我和妹妹,也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孝女,只不过我父母爱女心切,一直深埋于心底,不说出口罢了。

就因为这些原因,我儿子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念想,在他们的心里,我当初是“就亲”,顺理成章,我儿子将来也就是老蒋家的继承人,所以,在我儿子身上,我父母倾注了他们的全部心血和爱。

我儿子从小就非常非常乖巧、漂亮、可爱,常常萌得大家心都化了,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小可爱,我们一家子都心甘情愿为他做任何事。

时间过得真快呀,儿子很快就上幼儿园了,在这几年中,我儿子一直都住在他外公外婆家里,我父母包圆了儿子的吃穿用度和学费,我母亲天天接送上下学,和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做的并无二致。

可能是我公公婆婆觉得亲家公亲家母付出太多吧,曾经有一次主动提出,让我儿子还是喊我父母爷爷奶奶吧,但我父母为了争气,为了我儿子不为难,一口回绝了,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喊你们爷爷奶奶,就喊爷爷奶奶,该喊我们外公外婆,我们就永远是孩子的外公外婆,这个,不会变,也没必要变,喊什么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该孝顺的,永远都会孝顺,和称呼无关,只是,你们家当初答应的事情不要反悔就行。

后来,儿子上小学了,就在我父亲任教的小学,每天都是我父亲牵着他的小手上学放学,每天都是我父亲亲自辅导他学习,对儿子爱到了极致。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天资聪颖,从一年级开始,从来没有辜负他外公的期望,每次考试都是科科一百分的满分,每当学校的老师们夸赞自己外孙子的时候,我父亲都是无比的自豪和安慰,总算没辜负亲家公亲家母和女婿女儿的信任,孩子培养得很优秀。

而我儿子,每天在外公外婆家愉快地生活着,外公外婆为照顾他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我儿子乖巧,懂事,亲我父母,天天“外公外婆”地叫着,宛如一个小跟屁虫,外公外婆去到哪,我儿子就跟到哪,带给了老两口无限的快乐,也不枉我父母那么多年对他的爱。

随着孩子飞快长大,我儿子要上初中了,我们就在学校旁边买了一块国有土地的宅基地,给儿子盖了栋四层的小洋房,方便儿子读书。

所以,儿子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就搬回家去和我们一块住了,过了一年左右,儿子的爷爷奶奶也退了休,被我们接到自己家里颐养天年,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地住在一起。

而我父母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独立,有了自己的喜好和小圈子,不再喜欢黏在长辈身上,再加上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侄儿满脑子就是学习看书做作业,我们和娘家又隔有好大一段距离,慢慢的,儿子到外公外婆家的次数就慢慢地越来越少,和外公外婆逐渐疏远,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淡了许多,感觉都客气了起来,中间隔着一层什么似的,很不舒服。

儿子上初中时候,开始还每个星期都去看外公外婆,慢慢就来得少了。

等他上了高中后,学业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外公外婆一个月都看不见他一次,想孩子想得不行,可有什么办法呢,那个时候,不单单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都顾不上,一心冲刺他心仪的大学去了。

因为这件事,我和儿子谈了很多次心,让他要懂得感恩,要一辈子记得外公外婆的好,有时间一定要去看外公外婆,别让他们失望。

儿子也很无奈,说不是刻意要疏远外公外婆,他永远都是爱他们的,但是,他现在空闲时间太少太少,都用来拼学习了,等以后他定下来,一定会多去陪陪他们的,现在,他真的力不从心。

儿子上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父亲母亲心里都很失落,眼看着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宝贝外孙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相反,因为上初中后,孩子天天和他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儿子和从小没带过他的爷爷奶奶反倒亲近起来,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亲骨头香”,是与生俱来的血脉相连的缘故吧。

每每想到这里,我父亲母亲都是悲伤不已,尤其是我母亲,总是说白辛苦,到头来白白便宜了爷爷奶奶,无论我们怎么劝说,怎样解释,怎样保证,直到今年老人家过世,都无法让她释怀。

现在,我儿子早已大学毕业,结婚生子。

因果循环,现在我儿子就和当初的我们一样,天天和媳妇儿子挤在妻子娘家的小四居里,不是我们不愿意帮他们带孩子,实在是因为儿媳妇不愿离开父母,不愿跟着我儿子回我们给他们新买的独栋大别墅里,理由很简单,儿媳妇说,如果他们走了,她的父母就会很可怜,很孤单,说得好像她把我儿子拐去她家,我们男方父母不孤单不可怜似的。

儿媳妇是独生女,婚后她的父母无论如何都舍不得她离开身边,尤其是她妈妈,哭着喊着不让他们回婆婆家。

而我儿子就是一个天生的耙耳朵,极其爱自己的媳妇,为了迁就和方便媳妇的日常生活,婚后,我儿子就天天跟着媳妇住在岳父岳母家里,一直到生了孩子后也不愿回家,小夫妻俩一个月也回不了婆婆家一次,白白浪费了我们给他们准备的大别墅婚房。

每天晚上大别墅就剩下我和老公孤独地大眼瞪小眼,唉,养儿如此,心中一片悲凉。

那个时候,在我儿子的心里,最亲的是他的妻儿,其次是岳父岳母,最后才到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至于我母亲,估计儿子已经很久很久都顾不上想起从小把他带大的八十岁的老外婆了。

我们没有怪孩子的意思,他们都是独生子女,需要顾及的人太多,妻子,儿子,父母,岳父岳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妻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做到面面俱到,简直就不可能,他们这代人,真的是太难了。

我总是按耐不住对亲家母拐走我儿子的气愤,天天说这个儿子简直就是帮亲家公亲家母养的,白养了,而我老公却很自信很淡定,说,人亲骨头香,外婆领外孙,迟早都是放风筝,你们瞧着,等孙子以后长大一点,自然而然就回爷爷奶奶家了,毕竟,只有爷爷奶奶家,才是真正意义的自己家。

我不知道我老公的这个逻辑对不对,就把它交给时间来验证吧,拭目以待,就看看我儿子的岳父岳母含辛茹苦带大自己外孙后,会不会也像当年的我父母一般“放风筝”,最后,终究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说句心里话,真心希望我儿子能早日带着儿媳妇和孙子住回家里,毕竟,我们和他的岳父岳母一样,也很孤独。

或许是老天听到了我的诚心祈祷,上个月,我那舍不得放手的亲家母生病了,没能力继续带外孙子,万般无奈中,终于同意把我两岁不到点的孙子送回我们这个爷爷奶奶身边照顾,那天,我老公欣喜若狂,开心地对我说:“看吧,看吧,我就说,我孙子终究是我孙子,迟早都是要回家的,亲家母家不可能霸着他一辈子吧”。

说来也奇怪,孙子从来到爷爷奶奶家后,不哭不闹,乖得跟个小猫咪一般,从来不找外公外婆,第一眼看见他的爷爷就笑得小脸开花,伸手要抱抱。

自那以后,一天到晚就喜欢挂在爷爷身上,吃饭要爷爷喂,穿衣服要爷爷穿,上街要爷爷背,就算他爷爷说累了,让我这个奶奶抱一会,小家伙都不同意,一定要爷爷,把老公给自豪得不行:“瞧瞧,这就是血缘关系的神奇之处,就算他原来一直和他外公外婆在一起,但是,只要和我们在一起,立马就自然而然地亲近我们,始终是爷爷奶奶呀,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天生的亲近感,什么都改变不了”。

真的好神奇!

如今,老公烟也抽得少了,酒基本戒了,鱼也顾不上去钓了,没时间呀,要带孙子,两岁大的小男孩精力太旺盛太旺盛,三四个小时不会累,实在是太费爷爷了。

但是,我们累并快乐着,每天享受着小孙子带来给我们的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开心每一天。

某天,亲家母和我视频看她的大外孙,看着看着,悠悠地来了一句:“唉,外婆领外孙,真的就是放风筝呀,难怪自古以来大家都喜欢说“回奶奶家,去外婆家”,外孙子终究是带着一个“外”字,终究不是自己的……”,我没敢接话,也深刻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我母亲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孩子们终究是要长大,终究是要独立,终究是要过他们自己的人生,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作为父母,做为爷爷奶奶,我们能帮则帮,尽力而为,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过得好,就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外婆   亲家母   孙子   外孙   外公   骨子里   婆婆   儿子   父母   母亲   传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