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路遥故居 走向平凡世界-寻访延川县郭家沟

从延安出发,没多久就来到了延川县路遥故居,故居位于延川县大禹街道办郭家沟村,此前为延川县刘家圪涝郭家沟村,目前已被开发为路遥文化产业园。郭家沟是一个很小的自然村,位于一处南侧山沟,村庄背东向西,只有几户人家,村庄虽说很小,但环境优雅,花草树木茂盛,实乃一处世外桃源。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由于兄弟众多,父母养活不起,1957年,也就是路遥7岁那年,过继到延川郭家沟的伯父家,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里是路遥真正的家。他在这里生活、成长,也是从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路遥萌发了文学创作的念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走向了中国文坛的巅峰。

路遥兄妹众多,不要说读书上学,就是生活也难以顾及。1957年一个春天的早晨,父亲带上路遥,到石嘴驿镇花一毛钱喝了碗油茶,就领着他离开故土,翻山越岭,趟水过河,一路乞讨来到了郭家沟,父亲实属无奈,迫于无法,像丢猫、丢狗一样把他扔在了别人家。父亲走的时候,本来路遥是知道的,但他没有声张,更没有乞求父亲把自己带回家,因为他知道,回去的日子更苦。从此路遥在此读书上学,放羊放牛,掏鸟蛋、捉松鼠、挖野菜,帮助伯父伯母干力所能及的活。

伯父种地,伯母乞讨,就这样一家三口过着艰难的生活。路遥终于实现了上学的愿望,并考上延川县中学,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郭家沟一带的梁峁沟壑、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路遥童年和少年的足迹,这里淳朴的长辈,儿时的玩伴,乡间趣事,奇闻传说,以及乡亲们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心灵,刚直的秉性,辛勤的劳作,无私的奉献,连同高天厚土,山泉小溪,一山一石,都让他刻骨铭心,永志难忘,并悄然播种下文学的种子,渐渐萌发了文学创作,当一名作家的念头,可以肯定地说,郭家沟为路遥走进文学殿堂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顺着进村小路南行,一个优雅的山村出现在眼前。院外展板上展示着路遥的创作经历,路遥家谱,以及生平简介。院子正中央矗立着路遥的铜像,只见他右手插在裤兜,左手夹着一支烟,目视前方,一脸凝重,若有所思。展现出一副倔强不屈,凛然无畏的样子,不禁令人心生怀念,肃然起敬。

铜像旁的一块青石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我尽管出生在清涧县,实际上是在延川长大的,在延川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延川的感情最深。在我的意识中,延川就是故乡,就是故土……”,这段话真切地表现了路遥对郭家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在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那些鲜活的画面,人物的生动形象,生活背景和材料,大部分是取材于这个地方的。

路遥中学时代就开始创作尝试,他于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真正的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延河》)编辑。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的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闻名全国。

1988年,路遥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立足黄土大地,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平凡的世界》一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对路遥的莫大肯定。遗憾的是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文化园由路遥故居、中国文学殿堂、再现双水村三大部分组成,路遥故居由山花绽放、缅怀路遥、辉煌人生、路遥书屋、《平凡的世界》《人生》连环画展厅、放映室、研讨交流室、阅览室及小学和大队部组成。中国文学殿堂有影院、展览纪念、学术研讨及交流、文学文艺活动、文化休闲广场及配套设施。再现双水村有创作基地、场景再现、山花生态书苑、基础设施、文化运动步道等。走进一个个窑洞展厅,展品根据类别一一展示,再现了路遥成长历程,这里陈列着路遥儿时的照片、在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时的留影,路遥与北京知青、以及恋人、妻子林达的合影。

窑洞还陈列着当年《山花》《延河》《花城》《收获》《十月》等众多的杂志,也有社会各界纪念路遥有关的字画和题词。这里拄着拐杖的窑洞,陈旧简陋,斑驳的墙壁,老旧的门窗,放置着路遥养父母用过的灶火锅台、老碗瓷瓮、盆盆罐罐、农具被褥等陕北农村的老物件,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当初那个难忘的岁月。

院子中央一面墙壁上书写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段,这一段我是背下来的: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正是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陕北那个季节的真实描写,可见路遥感同身受,观察、体会入微而深刻。

在一个窑洞,有一个题字薄,大多是参观路遥故居之后的感想,我心情激动,随即拿起笔来写下:“平凡的世界,坚实的人生”十个字。并与故居工作人员深切交谈,当他们得知我也是一名路遥崇拜者,更是一名作家的时候,工作人员对我肃然起敬,并与我合影留念,互留电话,加了微信。他们非常热情,给我讲述了路遥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临别之际,握手告别,依依不舍。我想这就是一种情怀,这就是一种默契,因为有共同的崇拜,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志趣,所以谈得来,很有缘分。

村庄对面是一处小山沟,溪水潺潺,水草丰茂,泉水汇聚成小池塘,有小鱼游弋,有鸭子戏水。顺着小路走到沟底,有一个方形石窠,汇聚着清凌凌的泉水,旁边竖一块石碑,上题“文思泉”。泉眼无声惜细流,泉水来自石缝,滴滴答答,时而成线,时而为珠,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汇集于池,鸣奏出一首壮美的交响乐。

我俯下身来,接满一杯,一饮而尽,泉水甘冽,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处泉水就是当年郭家沟村民的饮水之地。想当年,每天清早,或是黄昏,郭家沟村的父老乡亲们就会相约来到泉边挑水,当然路遥也在其中。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成语“文如泉涌”,是啊!当年路遥正是汲取山泉营养,种下了文学的基因,培育了文学的种子,写下了辉煌巨著。

你可能真的不会相信,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孕育了辉煌巨著《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培育和成长起来一位茅盾文学奖金奖得主,路遥是伟大的,路遥是平凡的。他将一生献给了文学事业,展现了一代人的向往和心灵慰藉,呈现了一个时代的感召和升华,他的文学更多的是精神创作,是一种困苦岁月里坚韧不屈,拼搏进取的精神!

几十年都过去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不甘平凡的我们还在继续努力,续写着高加林和孙少平、孙少安,以及黄土地上千千万有志青年的壮美人生。故居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根,是一个人的力量之源,是一个人的成长之基,每个人都有故居,每个故居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很精彩。是路遥辉煌了郭家沟,还是郭家沟培养了路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是血农于水割舍不断的亲情,是永世不分离的决心……

人生像早晨从中午开始,又像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在困难的日子里感悟平凡的世界,在欢乐的时光里找寻路遥的初心,若你身处迷茫,请来路遥故居汲取前行的力量;若你身处喧嚣,请来路遥故居感受乡村的静谧。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故居,延川县郭家沟村的这个普通的院落,追寻路遥的足迹,感受路遥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延川县   故居   黄土高原   延安   延川   平凡   窑洞   世界   泉水   走向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