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廊一一唐模

文/朱寿江(火枫一叶)

在皖南徽州古村落中,游客大都数知道宏村、西递,对唐模了解甚少,其实唐模始建于唐朝,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原为歙县所辖,现属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最早是汪氏家族聚族而居的村落,其祖先汪华曾在唐朝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取名“唐模”,据说是其后人为纪念唐朝对祖先的恩荣,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的村庄。

(1)

进入唐模,扑面而来的是古朴典雅、安详宁谧的徽派水口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皖南最大的私家园林檀干园。檀干园因遍植檀树和紫荆而得名。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 猗。”这是《诗经·伐檀》中的诗句。“檀干园”就是取其意而命名的。

“檀干园”建于清初,素有“小西湖”美称。“小西湖”风景优美,虽没杭州西湖开阔,但却精致,一个浓缩江南的私家花园。亭台楼阁、水榭拱桥点缀其间,湖堤檀木茂密,湖面波光水影,远眺山色空蒙,近赏美不胜收。小西湖着重体现徽州人重情重义孝字当先。据记载,许氏兄弟俩在杭州当官后,小脚母亲很想去杭州看一眼西湖美景,只因当时交通不便,加之许母年迈多病又是小脚不能走远路,许氏兄弟为了成全母亲心愿,把居住的杭州私人花园别墅卖了,筹资在家乡按杭州西湖比例缩小挖了一个“小西湖”,历时三年才完工,后来母亲每天都来“小西湖”赏景,活到九十岁才过世。

流连园中,恍惚间仿佛漫步于江南园林,竟然忘却了这是位于皖南山村。那曾经砍伐檀木的“坎坎”之声虽已飘然远去,但眼前极具古典风韵的园林却处处诗意盎然。

(2)

沿着蜿蜒的石板路顺小溪向东,来到村中心,两溪之间沿水街道门坊,琳琅满目的传统手工工艺展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厚底蕴,有油坊、豆腐坊、布鞋坊、徽砚雕刻、茶叶加工等等。许多人端着个纸碗捏根竹签边走边吃,悠哉悠哉,还有人围在店铺里把尘封的石磨、舂兑当道具嬉戏着,好不热闹。

徽州古村的村头一般是由老樟树、河流等组成的“水口”景观。潺潺流水预示着滚滚而来的财富,而葱郁茂盛的树林则象征着家族人丁的兴旺。唐模的村口除了树林、溪流,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此亭上下共三层,中空,上有回廊,飞檐翘角。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 又名“八角亭”。微风吹过,悬挂在亭角的铁马飞铃叮当作响。亭子的旁边屹立着一棵老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龄已有400多年。1992年制作的电视剧《天仙配》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槐荫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棵老树便成了“天下第一媒树”,也化作了一棵让人敬拜的“树神”。

既然粘上了仙气,虔诚的信男信女无不喜欢把红布条拴在树枝条上祷告,取下一小片樟树皮带回去系在孩子身上祈福,少男少女们还将一把把铜锁扣死在树下的铁栏上以表“永结同心”之意。

  红彤彤的树,热乎乎的心。看着那些迎风飘扬的红布条,令我们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它肃然起敬……

(3)

“水街”是唐模的一大特色。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小溪的两岸并立着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有民居、祠堂、店铺等,形成了夹溪对望的街道。溪流上的高阳桥颇 有名气,这是古徽州独具特色的廊桥,建于明代,石质双孔,桥面上建有五开间殿堂。沿街建有一座好几十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只见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此歇息聊天。隔不多远,溪上就有小桥相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水街具有江南水乡的风韵,但又有别于江浙的水街。皖南山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唐模水资源的匮乏可想而知,唐模的先祖便将村西上游的“筠溪”和“上川”两溪人工挖渠筑坝,汇合而成了檀干溪。

  来到高阳桥,眼睛一亮,桥前有一道宽宽的水坝。这种翻板坝既可拦水也能自动泄洪,这里是檀干溪聚水最深之处,流水缓缓翻过堤坝,从高阳桥双拱分流,复又合二而一。不过檀干溪的水从上到下都浑浊不清,就像雾霾一样,这在山区还真少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高阳桥位居村子中间,是徽州仅存的几座古廊桥之一,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廊桥檐下有一块蓝底金字的“高阳桥”木匾,两边有木质楹联,上书:“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想当初,银光耀眼,远眺近仰,同为壮观。唐模“十桥九貌”,高阳桥别具一格。

(4)

唐模不仅山美水美,而历史文化渊远流长。该村曾出现过许多秀才、状元、翰林。徽州一带流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佳话。距村口不远处,是一座四柱冲天的高大石坊, 横跨通往村中的小道,石坊上“同胞翰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为纪念清朝康熙年间该村许氏兄弟两人考上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而建。由此可见当地文风之盛,这铭刻着当初万千学子渴望实现的 期盼,彰显着曾经诸多人家孜孜以求的殊荣。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翰土许承故居威严庄重。他一生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人们都称道他是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窃以为他还当是教育家,早在上个世纪始他就牵头创办了新安中学堂、紫阳师范学堂,大力推行新学,并且开了安徽女子入学读书先河。他所撰楹联云:“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处处景美如画的村落。“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

  唐模许氏四大古祠之一的“尚义堂”,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祠堂前原有木牌坊一座,现只残存两个柱子和一木雕月梁,上面雕刻着一百九十九朵牡丹花,还有飞鹤和奔鹿,栩栩如生。牌坊两边各有一个大石礅,俗称上马石、下马石。祠堂前庭八字衙门式,堂门中开,其后有中堂和后殿相连着,三进两院五开间,完整一体,前低后高,气势恢宏。

  “尚义堂”之所以如此煊赫,还得溯源许氏先祖有着不寻常的来头。500多年前蒙古瓦剌部落首领率军南侵,明英宗被虏。国难当头之际,唐模在外经茶的许氏怀显,毅然带头向英勇抗敌的于谦军队捐饷,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次年瓦剌军大败,向明朝求和,并护送英宗回国。许怀显因此被廷封为尚义郎,恩其建尚义坊,造尚义堂。深得祖荫庇佑,尚义之门富而思教,钟灵毓秀,明清两代10名文武举人,康熙年间许承宣、许承家同胞翰林,光绪年间末代翰林许承尧,无不出自“尚义堂”许门。

  历经500年的沧桑,它依然英姿不减,来到这里的游人都会情不自禁触摸历史,寻找许氏家族曾经辉煌的印记。

行走在唐模,依稀穿行在时空的记忆中,有种陶醉其中、迷离恍惚的感觉,仿佛悠然游荡在远离尘世的仙境里。唐模如诗,浪漫却如此真切;唐模如梦,茫然却并不遥远;唐模如画,绚丽却又置身其中。离别之时,终于豁然开朗、醒悟过来,原来那种对唐模一见如故的倾心,是源自记忆深处熟读成诵的经典诗文、是脑海之中时常回放的熟悉画面、是珍藏心底深切向往的精神家园。

##原创首发##徽州古村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樟树   皖南   水口   徽州   尚义   西湖   祠堂   翰林   溪流   画廊   年间   山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