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危害与应对

近年来,美国政府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在经贸科技问题上“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不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美国无端打压其他国家企业的事件屡现报端,尤其是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法案”频频出台。这不仅严重损害中美等各国企业的利益,而且长此以往对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也会造成极大影响。认清美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实质与危害,积极有效应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表现与危害


当前,美国针对中国企业频频发起攻击,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制裁、打压中国企业,推动与中国“脱钩断链”,四处构建“小院高墙”,经贸科技问题泛政治化呈愈演愈烈之势。比如,美国政府不仅禁止美国半导体企业对华出口高端芯片,还利用“长臂管辖”机制禁止欧洲、日本、韩国公司对华出口。然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占据全球需求量近70%。如果不对中国出口,势必对相关企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实际上,自从美国政府禁止其半导体企业对华出口高端芯片后,芯片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导致一些美国企业利润下降、股价下跌。

美国不仅凭借其在技术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垄断地位,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阻挠别国科技创新,肆意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而且还假借国家安全之名,通过限制技术正常交流、禁止向其他国家出售高科技产品、滥用司法程序等不公平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围堵别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达到遏制别国科技发展的目的。为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当别国企业在某一领域拥有技术优势时,美国有关企业就会通过兼并或购买等方式想方设法占为己有,甚至串通美国司法部门以各类理由引渡、起诉、关押该外国企业高管,逼迫相关企业向强权让步,最终达到霸占别国企业技术的目的。法国企业阿尔斯通的所有电力和电网业务就是这样被美国通用电力公司吞并的,美国政府现在又用类似的手段打压我国企业华为。

美国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不仅有违世贸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和非歧视的基本原则,冲击多边贸易体制,也违背经济科技发展规律。当今世界,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研发,各国科技发展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优化升级,而经贸科技武器化、工具化将会阻断科技传播渠道,让全球科技研发呈现碎片化,必将严重迟滞人类科技进步。强化经贸壁垒和科技封锁,不利于全球经济和科技交流合作,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阻碍各国经济和科技行业的创新和生产力提高。 

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历史与原因

美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不是新生事物,历史上已经劣迹斑斑。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日本产品充斥全球,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这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美国许多制造企业、国会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致使日本制造业下滑、经济衰退,而美国企业重获竞争优势。美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只要美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竞争不过对手,就会使用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幸福杂志》排名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已超过美国,这引起美国政府恐慌。为防止快速发展的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近年来美国朝野形成共识,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以国家安全为名打压我国企业,迟滞我国经济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霸权,美国一贯双标。在经贸领域,一方面大力宣扬遵守市场经济规则,要求别国放弃政府干预,让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当美国经济科技优势受到冲击,影响到其霸权地位,就会肆无忌惮地动用国家手段进行干预,甚至不惜违反市场规则,采取政治手段对付有竞争力的商业伙伴。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工业强势崛起,对美贸易出口大增,冲击到美国相关产业,美国便对日本发起一轮又一轮“反倾销调查”,迫使日本政府做出让步。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把国际规则当作实用主义的提线木偶,合则用、不合则弃。自恃超级大国,惯以“国际法维护者”自居,动辄打着国际规则旗号对其他国家横加指责、滥施制裁,实则是以自身私利为先,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肆意破坏国际规则。美国想制裁谁就制裁谁,不仅禁止本国企业和公民,而且还限制其他国家企业和公民与制裁对象往来,否则就实施“次级”制裁。这种霸道的做法被美国冠以“规则”,而将别国的反制行为称之为“经济胁迫”。美国不遵守规则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人权理事会,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基于规则的国际体制正在受到威胁,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造成威胁的不是别国,而是主导构建这一体系的美国。 

应对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思路与举措

美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本质是滥用其经济、科技、美元霸权,用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以维护其霸权地位。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反制,团结受美国制裁打压的国家,一同反对美国把经贸问题随意政治化、武器化的霸权主义行径。

要深刻揭露美国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的本质及其危害,向世界宣扬美国政府的虚伪性,让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美国将经贸关系泛政治化是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只是为了维护美国经济技术优势和全球霸权地位,不仅损害受制裁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也对国际科技创新和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要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和能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使美国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付出更大代价。最关键的是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把自己的事办好。

其实,世界大部分国家苦美久矣。当前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倡议主导下制定形成的,现在美国却为维护自身利益肆意带头破坏,必会引起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不满和反对。反对美国滥用政治手段打压其他国家企业,一定会引起全球反霸权力量的积极响应。要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宣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壮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声势和力量,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来源:《前线》2023年第8期
作者: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
编辑:丁兆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国政府   经贸   政治   霸权   日本   美国   手段   规则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