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人隐姓埋名,花费17年建造的绝密工程,816地下核工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启动了一项绝密的816地下核工程涉及一个被抹去名字的小镇六万名工人在这里隐姓埋名,历时17年将一座山体挖空。直到2010年,这一绝密工程才转变为旅游项目,我们才得知816核工程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还曾是我国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最后堡垒。

如果你以为这样庞大的工程是无益的沉没成本,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正值备战备荒的时期,中国的工业有70%集中在沿海地区。当时国际形势紧张,如果美苏发动进攻,沿海地区很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为此,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将沿海、内陆和后方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其中三线包括了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宁夏等11个省区,这些地区位于中国的腹地,拥有青藏高原和众多山川的天然屏障,既适合安全防御,也有利于发展。国家将部分沿海厂矿迁移到内地,为中国西部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1994年,美国档案馆解密了30年前美国五角大楼曾计划摧毁中国核项目的文件。当时美国卫星曾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24次侦察,并在中国的404场上空投放了带有麝香设备的气球。没错,流浪气球曾是美国常用的侦查手段。而在那个时期,中苏关系紧张,苏联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在这样的背景下,816地下核工程应运而生。

816地下核工程

816核工程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核反应堆,而且必须建设在山区腹地。选址的最重要原则是隐蔽性,要尽量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选址团队在云贵川三地调查后,最终在重庆涪陵白涛镇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自1966年批准在白涛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后,白涛镇就从地图上消失了。

8342部队被调来负责施工,816核工程被列为绝密级的军事机密。这是国家当时的最高机密,除了核心技术人员,六万多名工人甚至在工作了十几年后都不知道自己参与建设的是什么工程。直到新世纪后,很多老人才知道自己曾参与过如此机密的工程。

816工程选址非常重要,因为这里有乌江流过,又坐落在大峡谷中的山峦之间。地质构造形成于2亿年前,非常稳定。而且这里常有浓雾弥漫,天然的屏障符合隐蔽的首要要求。工程计划在山体中挖开一个10万平米以上的人工洞穴,这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当时缺乏机械化设备,靠的是炸药、工兵锄等工具。可以说,在阴暗的坑道里,人工挖掘的施工环境非常恶劣。

在炎热的夏季,重庆温度常超过30摄氏度,山区蚊虫又特别凶猛。到了冬天,山区温度急剧下降,湿度很大,坑洞内充满阴冷的气息。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工地采取三班倒制,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工作。816核工程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山体开挖。最初计划在30个月内完成,但实际上耗时整整六年,几乎将整座山体挖空

挖出的石头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墙,长度可达1500公里。洞体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石拱构成,虽然外表看起来粗糙,但极其坚固。为加强支撑和加固效果,外层还包裹了一层特殊不锈钢板。这种洞体能够承受100万吨氢弹的爆炸冲击力,即使是八级地震也无法摧毁。

1984年2月,816地下核工程被国家叫停,当时已完成85%的工程量。这个庞大的地下工程总长超过20公里,包括19个大小洞口、130多条支洞和隧道,其中大部分通道都可供军用卡车通行。最大的洞室是核反应堆大厅,高九米,配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核反应堆,816核工程在2010年4月部分区域开放,成为了当地的旅游项目,但也引起了争议。

然而,816核工程并非无谓的沉没成本,因为我们必须应对时代的挑战。816核工程建设时正值美苏冷战时期,两国均掌握着足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中国不得不加强防备。但在三线建设的十多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到了80年代,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苏联陷入美国军备竞赛的困境。自然,我们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停止这个庞大的工程,将资源投入更紧迫的经济发展中。随着新一代侦察卫星精确定位能力的提升,依赖固定发射井的陆基核武器失去了战略威慑作用。我们已经拥有车载发射和核潜艇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自然不再需要类似816的固定目标。

816工程停止后,为解决几千名转业军人的就业问题,成立了建方公司,专门生产化肥,如今已发展成国有大型企业。通过建设816核工程,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例如,每个洞口都安装了数百吨重的铅门,由光电控制。


一旦发生核爆炸,铅门能在核弹闪光的瞬间自动关闭,仅需一秒钟。作为70年代自主研发的技术,如今仍然非常先进。816已成为历史名词,但这段共和国的记忆和民族精神永不应遗忘。若有机会参观816,请去附近的一碗水烈士陵园向为工程牺牲的战士致敬。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不足21岁,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句话:“当祖国需要时,我们在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绝密   苏联   地下   核反应堆   工程   隐姓埋名   山体   美国   中国   国际形势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