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凤凰古城、阆中古城等古城规划保护研究:保护好城市乡愁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古城遍及全国,大概有二千多个,这些历史古城都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我们中国这些古城都有很大的特点,即从周代开始大多数城市都是按规划建设的。中国的城市一看就是中国的,讲究方城十字街、方城井字路,讲究中国的“中庸(中轴对称)”这一套,宫城居中,左边建祖庙,右边建社稷台,左边是孔庙,右边是武庙,文庙、武庙都有一定的规矩。中国的城市跟国外城市不一样,它具有很好的文化职能,因此我们现在城市里留下很多的历史建筑都是这些城市文化的东西。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梁思成曾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也就是阆中古城、丽江古城、歙县古城、平遥古城四大古城,古城墙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四座城市,分别为西安、南京、荆州、襄阳。而众多的古城和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却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我国古城的保护规划势在必行。然而,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用作展览、旅游、开展文化活动,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民族品格、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增强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意识,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建筑和城市来。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当“古城”迎来“新人”,当“老传统”遇到“新举措”,当“老记忆”邂逅“新乡愁”,怎样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古城古街规划设计和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如何平衡好古城古街保护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人员面前的巨大挑战,也是值得我们总结、提炼,并进一步进行宣传、推广的话题。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专题研究我国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规划设计,比如凤凰古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如何更好的保护。

一、我国古城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独立发展的六大文明的摇篮之一(其余五大文明为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墨西哥和秘鲁)。中国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考古工作者探明的史前距今4100年以上的古城址共有约50座,其中一座年代最为久远,建于距今6000年以前,它就是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正如中国所独立发展的方块字和汉语有其特色一样,中国所独立发展的城市科学和城市文明也有着其特色。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浩浩荡荡,源远流长,民族众多,形成多元丰富的人文文化,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从而在东西部、南北方形成不同类型、历史悠久的古城古镇,约有2000多个,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建筑是古城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古建筑成型于原始社会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秦汉到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建筑时期,至隋唐两代达到高峰。宋元两代为古建筑风格的转变期,明清为渐进期,官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积累为一种心理定势。”

我国的建筑学有着五千年的发展脉络,留下瑰宝般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注意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国的建筑、中国的城市规划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比如中轴线要对称;先做地下供水排水设施,后做地面建筑;左府右衙、左双右单等等。而这些古城规划,基本上遵循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符合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因而一脉相承。但是每个朝代的建筑又是各具特色的,例如明清两代虽然前后相替,但是建筑风格还是很不一样的,明代建筑颜色较为单纯,而清代就表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南北方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以及王朝定都的影响造就各异的建筑,一般而言,北方大气,厚重朴实;南方精致,清新通透。

中国大部分历史古城不像世界其他地区,例如欧洲的古城,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亦或出现过几次衰落。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统一的国家统治下,城市历史延续绵长,古城中留下很多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古迹,寄托着古人的品性修养,这些文物古迹成为研究不同时代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经济的重要材料。这些古城古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从当代角度来看,这些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绝版”古城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越来越显示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旅游业收入成为各地GDP重要增长点。所以虽然古城的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无法发挥具体的作用,但我们仍需要保留具有一定历史内涵古城。

二、我国古城保存的三种情况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去过我国的很多城市,所以对我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古城保存情况还是有一些了解和研究的。从我国古城的保存情况来看,总体上可以总结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完整保存了古城、保存了古城格局、只保存了古建筑。

一是完整地保护了古城,另外再规划建设新城,使得新旧两城完全分开,比如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湖南凤凰古城、洪江古城、黔阳古城,这些古城大多数都成为了世界遗产。所以这些完整保存了古城的城市,基本都有一个“古城”之名,比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平遥古城、青州古城、大理古城、荆州古城、商丘古城、兴城古城、襄阳古城、歙县古城(徽州古城)、宁远古城、广武古城、鸡鸣驿古城、台儿庄古城、安居古城、镇远古城、昭化古城、山海关古城、特克斯八卦城、喀什古城、宣化古城、滦州古城等。

二是虽然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古城,但是却保护了古城格局,保护了几片传统历史街区,其它已更新了。毕竟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记忆”,也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譬如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又比如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在古城区重点构建、整修、整理出四大特色街区,即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教场商贸民俗文化街区、南河下盐商历史文化街区、盐阜路护城河文化工艺休闲购物街区。又比如四川省成都市保留的宽窄巷子、锦里等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保留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等。

三是只保护了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全部改观了,譬如说南昌市、南京市、沈阳市、太原市等城市的古城和历史街区都不存在了。从全国古城总的来看,很多的、大部份的城市都是第三种,所以很可惜。比如“地下五千年看陕西,地上五千年看山西”,山西以地上文物古迹之丰富冠绝全国,但是山西完整保留下来的古城只有平遥一座。

三、我国古城消失、抢救和保护的过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城在70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变迁。我国的古城可以划分为消失、抢救、保护三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国古城的消失阶段

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古城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大多数城市已丧失了原来的古城风貌。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兴起,许多大中城市的旧城区内有了新的大规模的建设活动,许多传统历史街区不复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这环绕北京的城墙,主要虽为防御而设,但从艺术的观点看来,它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的朴质无华的结构,单纯壮硕的体形,反映出为解决某种的需要,经由劳动的血汗,劳动的精神与实力,人民集体所成功的技术上的创造。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磊拓峻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

但是还是拆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地铁2号线就建在50多年前的古城墙上,被誉为“老北京的项链”。古老城墙早已灰飞烟灭,留下只是徒有虚名的几个站口西直门、复兴门、崇文门。

(二)我国古城的抢救阶段

我国古代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历经风雨沧桑,年代久远,即使没有人为破坏,自然力也会慢慢腐蚀,所以需要实施保护措施。从1995年起,在专家建议下国务院拨出了专项资金,帮助历史名城的历史街区进行基础设施和风貌保护,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等。

(三)我国古城的保护阶段

古城保护工作是否就此告一段落?事实远非如此,这只是一个前奏。有人说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未来的中国是城市的中国。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环境承载能力加大,变化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城市改造如火如荼,城市规划进行迅速,城市的人口超过了原有承载力,这就造成了城市规划与古城保护的矛盾。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保护古城、规划新城,从全国来看,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尽量保护旧城的传统风貌,不在旧城内大拆大建;同时在旧城外开辟新城,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这样既满足了现代建设的需要,又缓解了旧城中人口过密、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矛盾。在中国历史古城中采取这种模式的还有苏州市、安阳市、潮州市等城市。

另一种是保护旧城的主要格局和主要文物古迹,并对旧城进行合理改造和科学建设;同时向旧城四周辐射,进行新的城市建设。西安市、南京市、北京市、开封市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四、我国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问题和错误认识

保护古城、规划新城,使在人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实现矛盾的调和,满足城市的发展,便利人民的生活。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点较低,时间较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黄山的屯溪老街,平遥南大街,丽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人口快速聚集与增长的时代里,许多管理者、设计师因此而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存在问题和错误的认识。

(一)将历史街区看作旅游资源,将保护看成开发旅游的手段。在一些地方以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或恢复已不存在的建筑改变历史的本来面目,甚至拆除街区的大部分建筑,只保留单栋的建筑单体,周围的现代化建筑把其包围起来重重保护,或把街区的居民搬迂,民居改为旅游或文化娱乐场所等,使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价值。瓷器口把原来以码头商业转变成了以旅游饮食业,对原有历史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二)不注重整体的保护。历史街区连片的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段时期的历史风貌,体现的城市特色和风貌。如果不能将街区的城市建设整体考虑,势必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也将使街区保护规划逊色不少。

(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对居民点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漠视。首要的功能是居住,许多人认为老的生活方式根本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只要在形式和尺度上注意与原由建筑风貌相协调即可。历史街区“天人合一”的空间有助于地区主流人格特点与价值观的形成。

(四)街区保护中对不同历史价值的建筑没有区别对待。不同的街区由于地域和文化、历史的原因形成不同的历史风格和城市特色,在保护和更新中应区别对待以体现应有的特色。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工作。房地产开发企业目的是以利润为前提,政府为经济角度考虑,过分迁就开发商的意见,使街区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

五、古城镇保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对古城镇的报护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或者说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要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和谐共处共同发挥其城市应用功能,这就需要我们摆正思想观念运用巧妙的思维方法来处理了。城市都是有其发展历史的,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千年古城百年古镇和新兴都市。这些历史年代不同的城市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发展轨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以前是个小港口,深圳原来是个小渔村。

我们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其文化独成一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化传承至今的国家。在这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建筑居住文化可谓是一大奇葩。可惜的历史上的许多建筑以及城市村镇都以不在,江南数以万计的古村古镇,今天完整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了。一座古保存完好的古村镇就是一部城市历史的真实写照,它所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历史教科书所不能的。

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有些让生活在老城区的居民生活设施跟不上变化节奏。在古镇保护工作中改善区内居民的基础生活设施是问题之一,因为我们外在直接保护的是地面历史遗留,这也是保护主体。但是不管怎么说居住在古镇去内的居民还是现代人,其生活需求应该是正常的社会进化论相一致的。所以古镇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不破坏古镇整体风貌的同时改善解决区内居民的基础生活设施。一但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满足了日常生活所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人心,不思拆建。

改善基础生活设施只是实现古镇保护内容的一项,除此还有建筑本身质量的保证、经济收入的提高等等。这些都是摆在古镇保护工作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动摇保护工作的决心。同样也不应成为区内居民抵制保护工作的由头,要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坚持做下去问题终会解决,这也是我们尊重前人的智慧不忘自己的过去。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注重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在如今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浪潮中,对旧房屋的改造可以节约城市建设成本提高旧房子的再利用率,从政策上来讲这也是充分实践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古城镇保护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意义概括起来:一是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体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是实现建筑再利用价值,节约城市建设成本。三是带动城市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六、关于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一要注重古城古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打造。古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是一个完整风貌的保护,而不是大多数古城对某个厅堂、特定历史遗存等单点的保护,应当加强研究整体区域片区的协调打造。让市民、游客走进古城、住在古城,回到百年前的古城和历史街区,陶醉于一屋一宅、一河一巷。

二要注重整体业态内容的规划。以往一些城市不少保护规划都是先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再出古城规划设计效果图,但往往效果图与实景图大相径庭。也有不少历史街区千城一面,呈现出的都是“老房子+灯笼”“非遗展示+小吃”两种模板。在古城的规划中要把内容、功能和空间放在前面,再考虑整体的片区整治。

三要注重市场化运营管理的主体建立。古城在保护之外,也有经营的功能。在市场化运营及管理中,应当在民众分散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统一的经营主体。

四要注重研究单体建筑的有机更新方式。民居建筑具有时间可读性,民居的修复本来是一种工匠修复的形式。但目前许多建筑的修复都是“一站式”模式,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细节和小体量变化的特性。古城古建筑有丰富的建筑语言,讲究小体量的多变以及融入自然的趣味性,精细化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要从整体来构建古城的基础设施,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电信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管线地埋、污水管道、消防都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规划。必须与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格局相结合,不能想当然地规划布局和改造基础设施,否则会对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七、凤凰古城和阆中古城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做好古城保护

(一)凤凰古城的保护与规划

凤凰古城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沱江穿流而过,因两岸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此得名。 凤凰古城为一座仍保持着明清风貌的古香古色小山城。古城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是湘西地区的边陲重镇。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描写的湘西人民的淳朴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古城之内的青石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30年前的凤凰古城,由于年久失修而显破败。改革开放以来,凤凰加快建设步伐,千年古城重现生机。随着沱江水、吊脚楼、石板街、沈从文故居以及南方长城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游客的不断增加,凤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古城。湖南省著名的古城凤凰古城就是湘西州旅游发展的龙头,2001年就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凤凰古城的规划保护主要是保护好凤凰“青山抱古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山、水、城融合的历史风貌。这就需要结合凤凰县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出了客观精准、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方案。进一步强化凤凰古城风貌管控和规划管理,优化古城空间形象,塑造提升古城品质,为加快创建国家级5A旅游景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久久为功,不断完善凤凰县国土空间概念性规划和山体水体保护方案等,持续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科学管控机制。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好古城保护与新城规划建设,强化城市规划监管,确保城市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实现“显山、露水、营城、留白”城市印象。

(二)阆中古城的保护与规划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古城拥有张飞庙等8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保单位,市级文保单位142处。始建于商周时期,古城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山围四面,水绕三方,棋盘式的格局宛如一幅天然的太极八卦图。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古诗中描绘的阆中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千百年来,山水城相依相融,天地人和谐共生。“诗圣”杜甫曾感叹“阆州城南天下稀”,其中的城南就是《辞海》中解释的唐代阆苑,它至今保留着中天楼、华光楼、滕王阁等亭台楼阁。走进阆中古城,走在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之中,感受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护好阆中古城,要始终坚持规划为纲、落实为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划,认真做好古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抓好规划对接,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全面梳理古城保护规划,结合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实际,认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针对控制性规划,以古城保护为核心内容,编制了《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坚持“古城核心保护区内,除实施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阆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的要求,对古城核心区的新建项目严格把关,坚持凡建必审、凡审必严,对不符法规、论证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上会研究、一律禁止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阆中   古城   我国   城市   乡愁   街区   风貌   历史文化   中国   凤凰古城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