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民宿产业更多想象空间

原标题:打开民宿产业更多想象空间

前台、客房、导游一肩挑,接待、策划、宣传样样通……去年正式成为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的民宿管家,正在成为一个百万级的职业方阵,点亮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民宿管家热度攀升,正是文旅市场向新而盛的缩影。从需求端看,当前旅游行业不仅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游客的需求层次也在悄然升级。今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总结了四大新趋势: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深度在地。与此同时,“反向旅游”“交换式旅游”“City Walk”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也侧面说明这届年轻人开始拒绝千篇一律的打卡,越发注重旅游的体验和质感。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好的民宿管家需要身怀“十八般武艺”,化身有情怀、有温度的多面手。

从供给端看,民宿产业的玩法同样在不断上新。从经营者的组成结构便可窥一斑——前不久,途家发布的《Z世代民宿从业者观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途家平台新增房东中,Z世代房东占比达七成,同比2019年增加五成。正所谓“年轻人更懂年轻人”,这些多少带有浪漫情结的房东入局,或将有利于行业破局:通过深耕个性化表达,克服重模仿轻创意的弊病,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正如民宿管家不是传统的服务人员,民宿也不止于一个简单的住宿空间。民宿作为“山水之间的家”,相对酒店往往更灵活化,能更好地和在地文化实现同频共振。笔者近期几次实地观察也佐证了这一点:在浙江桐乡,有当地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有些游客来说,民宿并不是景区的配角,它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在浙江德清,被誉为民宿高地的莫干山民宿不断迭代,奇幻音乐节、创意市集等多元消费场景打开了民宿的更多想象;在贵州黔东南州,不少民宿打出民族风情牌,把故事变成一种体验,一种温热的生活方式,尽显“小而美”“小而特”。

当然,非标准住宿听起来很诗意,但要实现长远发展,在基础配套方面也亟需标准化。民宿行业在起步阶段,就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卫生状况不佳、存在安全隐患、配套设施不到位,成为比较集中的槽点;由于尚属新生事物,监管主体也不甚清晰。从2019年出台《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健全民宿评定的退出机制,到今年2月实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将旅游民宿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实行动态管理,可见民宿产业越是走向纵深,就越是呼唤制度的精细化,强调底线思维。

“宿,止也。”从《说文解字》的解释中,可以读出民宿的两重意涵:一方面,唯有让游客住下来,不再“来去匆匆”,才能拉长产业链,继而实现集群式发展,赋能全域旅游;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融合业态,让有品质、有灵魂的服务,成为游客带不走的另一种风景,才能留下好口碑,迎来“千宿万宿梨花开”。(高维)

来源:南方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德清   产业   更多   创意   浙江   房东   管家   年轻人   游客   旅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