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珠宝箱-十余年珠宝爱好者的剖白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两抽屉十余年的积攒,我这个业余爱好者在珠宝入坑路上最真诚的剖白:

1 【懵懂期】就像之前笔记所说,我的第一件珠宝是父母送的珍珠项链,距今近20年。学生时代对珠宝并无概念,进入工作,实话而言自己有虚荣心影响,开始购买品牌珠宝的入门经典款。

VCA的四叶草、Dior的罗盘、Tiffany的Keys...直到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送出的Chaumet,才让珠宝从和大牌包一样的“形象工程”有了情感寄托的意义。

2 【热情期】30岁好像是个神奇的年纪,是不是“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感慨打通了对彩色宝石、翡翠这种永恒之物热爱的任督二脉?

我开始四处学习珠宝知识,当然看书也是很有帮助的,小伙伴感兴趣的话我后续可以分享书单~),经历了“在小预算内乱买”、“欠缺判断力但期待性价比”、“天下宝石唯大不破(对品质了解偏少、更看重主石大小)”、“雨露均沾各类贵宝半宝都想尽快集齐”等各种心态。

我想很多小伙伴可能都经历过“上头”的热情期,最大的建议是:多了解、多对比,慢些下手!珠宝的品质(比如主石颜色、净度等)需要多看实物才能有直观的感受,证书是重要参考,但远不如宝石本身鲜活。

在不断摸索中找到对于不同宝石质地/价格的感觉(非常不建议像我一样着急集齐各类主石,可以选择碧玺、海蓝宝等某个半宝品类先熟悉,踩踩雷,再逐一扩展到其他品类),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稳定自己的审美,降低“学费”。

3 【平和期】快33岁,购买珠宝的频率下降了很多,心态从“关注主石”变成“关注设计主题/主石/镶嵌水平的整体性”;从“追求性价比”,变成了“追求最打动自己的、心中最美的那一件”。

以物寄情,越来越爱欣赏珠宝附加的历史积淀、工艺巧思和天然之美。

这两抽屉的珠宝记载着我十余年跌跌撞撞的成长,从父母爱护下“带着珍珠项链的女孩”变成承载工作与家庭的“大女生”;而我的爱人,也支持、包容着我这绚烂但又并不够“实用”的爱好。

它们是我们故事的倾听者,见证人;未来,可能还会承载着我们的祝福传递到下一代的指尖

这篇写给自己,也写给每个热爱珠宝的小伙伴,虽然无法像珠玉持久青春美丽,但我们来过、爱过、经历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海蓝   珠宝   品类   抽屉   性价比   爱好者   心态   热情   父母   品质   建议   珠宝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