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会友 这座城市独一份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进得城来,但见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生于江南的晚清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了济南城的景观。

济南是世界闻名的泉水之都,因泉而生、因泉而建、因泉而兴。泉水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近年来,济南积极打造了多条泉水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将泉水品牌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动力。

以“泉”会友,济南可以说是独一份儿。

济南名士多

泉水人文交相辉映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这是关于济南泉水最早的诗篇,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大东》一诗。泉水赋予了济南宽厚从容、质朴亲和的城市性格,名家璀璨,人才辈出:贤帝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在这里诞生,辛弃疾在这里抒发家国情怀,李清照不经意间“惊起一滩鸥鹭”。

泉水哺育名士,泉水也可以引来名士。

苏辙曾被济南泉水和泉城美景所吸引,创造了题咏济南的精妙诗篇,曹操、曹植以及“建安七子”中四人也曾纷至沓来,将建安风骨深深地留在了济南的文风诗风之中。及至近现代,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当代名家季羡林、徐志摩、欧阳中石等,也都在济南留下了生活的印记。

名士与泉水交相辉映,决定了济南古城的总体风貌和个性品格。古往今来,这些名士的活动印记以及他们对于济南山水园林的歌咏、品题,极大地丰富了泉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济南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所具有的深厚内涵。

以泉会友

济南泉水文化热度不断攀升

近年来,济南更是以泉会友,不断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其中一年一度的济南国际泉水节已深入人心,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知名节庆品牌。2019年,“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更是成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目前山东唯一进入该名单的文化景观。

另外,济南连续举办多届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并获得2020年、2021年国际冬泳世界杯承办权,济南泉水吸引了全球冬泳爱好者的目光,成为推广冬季游泳运动的一大特色。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自带“清凉”的泉水景区更是“热”了起来。事实上,老城泉水游历来是济南的“顶流”。今年“五一”期间,济南就推出了两条泉水旅游观光线路;在以“泉天下 惠文旅”为主题的济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发放2500万元的“真金白银”,助力文旅消费等。

尤其近年来,济南不断丰富夜间文旅业态,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推出夜游、演艺、美食、非遗、文创、灯光秀等潮流产品,泉水游变成了生活体验游,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济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做优泉水文化旅游标志区,打造“老济南、新泉城”特色,统筹老城区与新城区、老业态与新需求、老肌理与新格局的关系,保护历史风貌、保存生活方式、保持发展活力。

诸多新举措、新亮点,让泉城散发独特魅力,更让泉水文化传播深入人心。

保泉护泉

泉甲天下源远流长

泉水游的繁荣,得益于济南对泉水保护的持续深耕;“人气”背后,是一座城市不遗余力保泉护泉的雄心——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1200万立方米、建设227处泉水直饮项目、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升名泉景观……一系列“组合拳”发力、赋能之下,“家家泉水”不再是济南怅然若失的回忆,“泉城”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地标式”画像。

对济南人来说,泉水是城市的灵魂。保泉护泉早已成为全市一项重点工作,更是成为济南人的行动自觉。

3月1日,新修订的《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开始施行,《条例》规定,名泉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依法保泉、科学保泉、生态保泉、精准保泉的原则,加强泉源保护,保持泉水喷涌,确保泉水水质,合理利用泉水,弘扬泉水文化。

近年来,济南不断发挥泉水资源优势,不仅将“天下泉城”纳入“十大之城”建设目标,更是大力实施“泉水直饮”工程,建设“泉水直饮”体验馆,提升“泉水直饮”吸引力、影响力。计划至2025年,建设227处“泉水直饮”项目,完成35万户“泉水直饮”工程,覆盖约100万人,推动实现“家家泉水”的美好愿景……

时光流转,如今“泉水盛宴”正吸引着更多人爱上济南,甚至留在济南、扎根济南。因泉而生的济南,未来更值得期待。(来源:济南宣传)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会友   建安   济南市   城市   名士   济南   深入人心   泉水   景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