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Robert Mapplethorpe,点燃黑暗中的一束光



“我想我们是时候认识一下彼此了,你叫什么?”

“我叫Bob。”

“不,你看上去应该叫Robert。”

这是Patti Smith与这位牧羊少年般的男孩在纽约第三次见面的情景——彼时的他们,一个刚从新泽西州来到纽约,一个还在Pratt艺术学院苦恼于未来的艺术道路,他们都没预想到,“Robert Mapplethorpe”这个名字将在摄影史和当代艺术史留下浓重而极具争议的一页。那时的他们和大多数在纽约挣扎的边缘艺术家、诗人一样,过着波西米亚般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然而,他们拥有彼此,如镜子般的伴侣、伙伴,甚至家人,这让他们不断为对方增添勇气与信心。



Robert Mapplethorpe(右)与Patti Smith(左),1969年,纽约

Holden Luntz Gallery




“想要理解我的作品,首先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化”,Robert Mapplethorpe曾经这么说过。的确,尽管他在优秀的艺术学院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然而真正给到他强烈冲击和刺激的恰恰是切尔西酒店、马克斯堪萨斯城夜总会这些充斥着艺术家、音乐家、诗人、文学家的社会“艺术学校”。



Robert Mapplethorpe(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图片由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及ThaddaeusRopac画廊惠允,经许可使用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艺术界,艺术创作展现了充分的可能性和各种矛盾张力,高雅/低俗,有序/杂乱,富有魅力而又横冲直撞,一切是那么地迅速而又充满诱惑。身在其中的Mapplethorpe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借来了宝丽来相机,这便像是打开了自己的宝盒一般——在他看来,“宝丽来相机拍摄的照片,正符合纽约快速的节奏,以及某种不可思议的亲密感”,于是,这些“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准确的原材料”成为了他此后创作的基础。

事实上,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从不缺乏图片的参与,他父亲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甚至在家中拥有一间自己的暗室,而他早期的作品也多是对期刊、书籍和其他来源的照片进行挪用和修改。然而真正让他意识到摄影本身,除了宝丽来的快速成像,还要说到他在1971年遇到的贵人John McKendry,时任大都会博物馆版画及摄影部策展人——他被Mapplethorpe的作品吸引,便送了他一台宝丽来相机,并带他参观了博物馆的摄影作品收藏。这次参观让Mapplethorpe开始认真思考:“摄影可能成为艺术,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而现在这样的可能性让我兴奋不已。”于是,摄影对他而言成为了“完美的媒介”;而他也在1972年认识了人生最重要的伴侣Sam Wagstaff之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更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了大量创作,并在1973年于纽约的摄影画廊Light Gallery,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场个展。



Robert Mapplethorpe作品展览现场,阿那亚大地艺术节,2023.7.7 - 10.29

摄影:孙诗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经许可使用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而在距离其首次个展的整整五十年之后,我们则迎来了一次在中国相对完整地观赏他作品的机会。于阿那亚金山岭开幕的阿那亚大地艺术节在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的支持下,首次于中国大陆展出了艺术家从70年代中期到生命最后时期的作品,涵盖其标志性的肖像、静物、人体等三个领域的影像创作。



上图:Robert Mapplethorpe作品展览现场,阿那亚大地艺术节,2023.7.7 - 10.29,摄影:孙诗

下图:Robert Mapplethorpe,《自拍肖像》,1981,明胶卤化银冲印,58.5 61 3.2 cm (含框),展览现场,阿那亚大地艺术节,2023.7.7 - 10.29,摄影:孙诗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经许可使用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Robert Mapplethorpe,《自拍肖像》,1981

明胶卤化银冲印,40.6 50.8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经许可使用



纵览Mapplethorpe的作品就像是观看他短暂的一生——因为其镜头所指向的,正是他自身,围绕着他的生活,还有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有关纽约人、物、事,正如艺术家所说“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是观看,是只属于我的观看”,而其中潜藏的正是他的迷茫、挣扎、怯弱、以及勇敢、坦率、激情。基金会主席Michael Ward Stout则在采访中表示:“Mapplethorpe的作品是永恒且经典的,他影响着人们的观看,也影响着在世的当代艺术家创作。如果不是Mapplethorpe的肖像照片,我们无法想象Louise Bourgeois、Andy Warhol、Lisa Lyon,他的很多拍摄对象甚至再也没有拍过肖像照。”





当Patti Smith第一次见到Mapplethorpe时,他是有着卷发、安静沉睡的牧羊少年,面对还是陌生人的Patti Smith露出率真的笑容,这或许是生长在天主教家庭的某种束缚,让他惯于以一个“天使”的面容出现,然而与他共同在纽约生活的Patti Smith,也必然会面对他“暗黑”的一面。

1968 年夏天,Mapplethorpe开始了自己的性向觉醒。Patti Smith曾在书中写道:“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我需要去超越自身去探索,他需要探索自身,探索属于他的创作语言,他的创作开始变化不定,种种迹象预示着他被压抑的性别特征。他从没向我透露过他对性向的摇摆不定,后来我才明白,那时的他正痛苦地与自己的欲望斗争,试着解放天性。”



Robert Mapplethorpe,《白纱》,1984

明胶卤化银冲印,40.6 50.8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经许可使用



这种斗争的结果便呈现在了Mapplethorpe的作品集《X》中,那些色情场景在他极力追求完美的构图、布光与明暗对比中,与轻度虐恋行为本身可能给人带来的不适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间微妙的平衡恰恰显示出他对天主教主题的坚定探索:对肉体的贬低和超越;惩罚和忏悔、痛苦和狂喜。正如意大利策展人和艺术史家Germano Celant所观察到的,“Mapplethorpe有很强的灵性,但他一头扎进了宗教的黑暗面,追求一种‘天主教的反转’,其特点是对恶魔、暴力和卑微的吸引,同时努力实现一种救赎的愿景,通过美、平衡和静止将痛苦转化为恩典。”而作品中的美、平衡和静止则来自于他近乎苛刻的、对形式主义的完美追求。

他的拍摄对象之一Lydia Cheng(郑莉迪)曾如此回忆一次拍摄时的尝试——“Robert在拍摄时有一位化妆师,他用不同的笔刷将闪亮的眼妆涂抹身体。每次我们尝试拍摄时,这些颜色似乎都不能正确地突出我的身体。最后,Robert走过来,开始在我的皮肤上混合颜色,看看会发生什么。突然间,这种奇妙的古铜色出现了。它使我的身体看起来像一尊铜像,这正是Robert真正想要的。”Mapplethorpe便是这样怀着赞美之意,展现着人体之美,同时以毫无亵渎之意,拍摄着被人们认为是“色情”而令人恐惧的照片,这甚至引发了美国文化史中最为激烈的一次关于色情与艺术的斗争。



Robert Mapplethorpe,《郑莉迪 / 背》,1987

明胶卤化银冲印,48.5 48.5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经许可使用

然而,Georges Bataille在《色情》中讨论人类所面临的恐惧时便提到,“我认为,人类在能够主宰那些令他恐惧的事物之前,并没有多少机会让它们得以暴露。这并不是说他应该希望身处一个没有恐惧理由的世界,情欲和死亡都相同地操纵着这种恐惧。但是,人可以克服使他恐惧的东西,正视它们。”Mapplethorpe所做的或许正是通过作品,将被压抑的、不宽容的文化中“最可怕”的东西表现出来,引领我们正视那些令我们感到惧怕的事物,其中便有色情和死亡。



上图:Robert Mapplethorpe,《马蹄莲》,1984,明胶卤化银冲印,40.6 50.8 cm

下图:Robert Mapplethorpe,《花与刀》,1985,明胶卤化银冲印,40.6 50.8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经许可使用


“Y”系列中的花卉则是古往今来的经典主题,然而在Mapplethorpe的命名——纽约花以及他极致追求对称性和中心点的精心构图中,这些花卉便带上了Mapplethorpe的艺术表现属性,并深度地与“X”系列的那些以性爱行为为特征的照片关联在一起。他通过美学形式上的共通性,提示我们将花卉、人体、性爱视为平等的对象,他们就像是生命这部戏剧的演员一般,演绎着欲望、爱情和生死这样的典型主题。这些在干净而鲜明背景下的花卉,由明暗勾勒出的曲线,就像是失去了原本的自然性,而被禁锢在这个空间,然而那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器官,则又迸发着原始的野性,这何尝又不是摄影师本人内心的写照?





策展人Janet Kardon曾如此评价Mapplethorpe的作品:“他总是能捕捉到拍摄对象的完美瞬间。”她所策划的展览“完美的瞬间”启动于Mapplethorpe人生最后的那段岁月,因感染艾滋而身体每况愈下的Mapplethorpe,依然没有停歇创作的步伐。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图像,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的死亡。

在1988年的《自拍照》中,艺术家的脸部在后方被虚化,仿佛处于某种消失的过程中,而前方他手中握着的骷髅手杖,清晰而夺人视线地指向着死亡。一个生与死交错的瞬间就这样被定格在图片中,而后期拍摄的花卉如《马蹄莲》(Calla Lily,1987)和《叶子》(Leaf,1987)则将明暗的对比处理在了花和叶子的主体部分,与其本身给人的软硬质感,形成了完美的平衡,生长与凋零同时呈现在同一个生命体之中,不容忽视的则是那一道形成分界的光束,似乎代表了某种力量,述说着生死。


这亦不禁让人联想起Patti Smith在他去世五周年之际写道的:“他是恶魔,但不邪恶,顶多像一个小神,调皮但富有同情心。他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Robert Mapplethorpe,《肯·穆迪和罗伯特·谢尔曼》,1984

明胶卤化银冲印,37.6 46.9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图片由Thaddaeus Ropac画廊(伦敦·巴黎·萨尔茨堡·首尔)惠允

经许可使用


1989年,原定于科科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展览“完美的瞬间”,在一系列保守派发起的抗议活动中,不得不在Mapplethorpe去世后三个月取消。由此,这亦引发了90年代初的美国文化战争,而Mapplethorpe的创作所留下的遗产之一或许正是这些争议所引发的各种思考与革新:它们涉及宗教、文化制度、少数裔群体、艺术资助制度和审查制度等深刻的社会问题,并且直到现在,人们依旧欣然探讨这些作品在当下的意义——一如2019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展览“隐匿的张力:梅普尔索普在当下”(Implicit Tensions: Mapplethorpe Now)等。



“隐匿的张力:梅普尔索普在当下”(Implicit Tensions: Mapplethorpe Now)展览现场,2019年,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

摄影:David Heald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New York



而艺术家本人亦在生前创立了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基金会主席Michael Ward Stout如此阐述基金会的宗旨与愿景:“基金会协助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启动了摄影项目,并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盖蒂博物馆、盖蒂研究所和洛杉矶县博物馆提供了大量资金以及梅普尔索普的主要艺术品收藏。基金会的其他任务还包括支持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医学研究、护理、预防和教育。在过去几年中,它在哈佛大学、纽约圣文森特医疗中心(现已不存在)和纽约贝斯以色列医疗中心建立了一个住院治疗中心。”

与此同时,基金会亦协助各地机构举办相关展览——“除了欧美地区,也在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举办了作品展览,引发了丰富的讨论,相当成功。”而本次阿那亚大地艺术节选择了上院作为展览空间,从佛光寺中汲取灵感,并在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清水混凝土和金属等当代建筑材料的建筑空间,想必会与这位20世纪“最破格”的艺术家之一形成某种碰撞与融合下的对话。





阿那亚大地艺术节

aranya plein air

2023.07.07—10.29




撰文:袁璟

编辑:夏寒

编排:穆越飙

*图片致谢Robert Mapplethorpe基金会

与阿那亚大地艺术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罗伯特   普尔   伦敦   纽约   巴黎   艺术节   冲印   画廊   基金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