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皮肤类型或疾病,如何选择保湿润肤产品?共识来啦!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保湿润肤类产品应用指导专家共识(2023版)更新~




应用保湿润肤类产品是保护或修护皮肤屏障、维护皮肤健康和防治皮肤病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就保湿润肤类产品的功效、成分选择、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


本文将撷取要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保湿润肤类产品如何定义?怎么评价?


保湿润肤类产品是具有缓解皮肤干燥状态、修护皮肤屏障及其他特定功效的一类护肤品,包括保湿剂和润肤剂,两者在成分和功效上相互重叠。


保湿剂通常指可在角质层产生水合作用的成分,其功效主要是保持水分。


润肤剂基本功效更为广泛,包括:


①修护皮肤屏障;


②保持皮肤表面的完整性以及光滑、润泽的外观;


③降低经表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


④修护表皮脂质屏障,从而更有效地吸收、保有水分。


与保湿剂相比,润肤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广泛。


保湿润肤类产品含有不同类型的功效性成分(表1),测定角质层含水量、TEWL、红斑指数、脂质含量、pH值等,可评价保湿润肤类产品的功效。



多种皮肤类型均可使用,甚至是多种皮肤病的基础治疗手段


一)健康皮肤

保湿润肤类产品是健康人群日常基础性护肤品。

(二)敏感性皮肤

合适的保湿润肤类产品成为修护敏感性皮肤的首选,宜选用经试验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好的功效性护肤品,要遵循温和清洁、强化保湿和严格防晒的原则。

(三)干燥性皮肤

对干燥性皮肤及时合理使用保湿润肤类产品可有效缓解干燥症状,避免进展为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四)常见皮肤病:修护皮肤屏障是皮肤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甚至成为许多疾病的基础治疗手段。





1. AD

需注意尽量减少使用含乳化剂、促渗剂、防腐剂、香料的产品,尽可能选择成分简单、含有透明质酸和神经酰胺的产品,在修护皮肤屏障的同时减少过敏。

中外AD诊疗指南中均推荐保湿润肤类产品为基础治疗,并推荐全程使用。建议患者根据皮肤类型选用合适的保湿润肤剂,沐浴后应立即使用,并保证足量和长期使用。冬季可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

2. 痤疮

痤疮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口服异维A酸和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等药物会导致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刺痛、瘙痒甚至药物相关性接触性皮炎,有些患者甚至被迫终止治疗。

在痤疮相关后遗症处理中,采用物理光电治疗或化学剥脱术等处理炎症后红斑或色素沉着都可引发皮肤屏障损伤。应用合适的保湿润肤类产品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建议选择舒缓敏感、控油、保湿产品修护皮肤屏障,增加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减轻皮肤炎症,同时要避免药物性或化妆品性痤疮的发生。

3. 玫瑰痤疮

神经酰胺、透明质酸且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可缓解干燥、刺痛、灼热、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

4. 银屑病

保湿润肤类产品在疾病活动期使用可提升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预防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对皮肤的不良反应。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使用保湿润肤类产品可有效舒缓皮肤敏感状态,改善皮肤屏障。

5. 接触性皮炎

使用保湿润肤剂是接触性皮炎重要的预防措施,但要注意某些功能性护肤品所含的特定成分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应注意筛查和规避相关过敏成分。应选用质地温和、封闭性强且不含刺激性成分和致敏成分的保湿润肤类产品,并禁用于渗出性皮损

6. 乏脂性湿疹

使用保湿润肤类产品是该病治疗的基础措施,推荐选用油脂含量较高、封闭性能较好的保湿润肤类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含水量较高但含脂量较低的乳液可能会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

7. 寻常型鱼鳞病

建议选用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10%尿素的保湿霜作为首要护理措施,兼顾封包性、水合性以及补充保湿因子。







保湿润肤类产品选择及使用,要注意这七点


各种类型的皮肤和各个年龄段人群都需要使用保湿润肤类产品。临床医师应熟悉不同保湿润肤类产品的成分、功效,结合不同的皮肤状态、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和偏好等,合理推荐保湿润肤类产品并指导使用。

(一)不同皮肤类型

油性皮肤建议选择无油配方、质地清爽的水、乳液、凝胶或啫喱,成分上可多选亲水性的保湿剂,如甘油、尿素等,尽量少选择凡士林或矿物油,减少使用后的油腻感。

干性皮肤则建议选择含有封包效果好的凡士林、植物/动物/矿物油等油脂成分的霜剂。

(二)不同年龄及特殊人群


(三)不同季节

春夏季,可选用质地轻薄(水、凝胶、乳液等类型)的保湿润肤类产品,并注意适当防晒。

秋冬季,相对湿度降低,室内取暖会加剧表皮的干燥程度,严重时诱发湿疹,可选用封包效果较好(如含有矿物油、高级脂肪酸、动物源性甘油三酯等)的保湿类产品,最大程度降低TEWL。

(四)足量使用

保湿润肤类产品的用量尚无统一标准,针对患有特应性皮炎等干燥性皮肤相关疾病的人群,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按年龄计量,即婴幼儿100g/周,儿童150~250g/周,成人250~500g/周;

②成人按部位计量,面部15~30g/周,双手25~50g/周,头皮50~100g/周(适用于无毛头皮),双臂或双腿100~200g/周,腹股沟和生殖器15~25g/周,躯干200~400g/周;

③按指尖单位(fingertip unit,FTU)计每日使用量,每1FTU涂抹2个成人手掌大小面积皮肤,面颈部2.5FTU,躯干前后各7FTU,单臂3FTU,单手1FTU,单腿6FTU,单足2FTU。每天剂量分1~2次使用,并根据皮肤生理或病理状态、季节、气候等适当增减。

(五)使用频率

通常软膏剂型产品涂抹8 h后体表残余量大约50%,而乳剂散发更快,因此推荐涂抹保湿润肤类产品每天至少1~2次,且在浴后立即使用。2岁以下儿童由于表皮较薄,水分容易丢失,使用频率可适当增加。

(六)与外用药物联合使用顺序

外用药物和保湿润肤类产品是AD、银屑病等疾病常规的一线治疗。药代动力学研究提示,联合应用保湿剂可以促进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且两者先后顺序基本不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总吸收量。

推荐先用保湿润肤类产品(可使初期药物吸收速率增快),30~60min后再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1%吡美莫司乳膏,而他克莫司和克立硼罗由于剂型较为油腻,推荐2h后使用。

(七)安全性

保湿润肤类产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刺激,尤其在较为敏感的皮肤部位(如面颊、眼睑、四肢屈侧/褶皱部位等),其他还包括刺激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接触性荨麻疹、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如褶皱部位)等,通常与产品中的相关成分有关(表2)。


对有化妆品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群,可选择化妆品系列抗原做斑贴试验,以明确致敏成分,在使用前须查阅产品配方,规避相关成分,避免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对于婴幼儿(尤其患有板层状鱼鳞病、烧伤等疾病时),需要避免使用含有丙二醇、水杨酸以及高浓度尿素的保湿润肤类产品,以免导致相关成分经表皮吸收后引起的系统毒性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保湿润肤类产品应用指导专家共识(2023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 56(8):711-717. doi:10.35541/cjd.20230133


本文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本文整理:繁星

责任编辑:香菜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封包   皮肤   痤疮   修护   屏障   类产品   共识   功效   干燥   药物   成分   疾病   类型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