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证丨西方国家都在禁止转基因?

2023年7月,中文社交媒体上大量流传出德国重罚中国转基因螺蛳粉的消息,称中国企业出口到德国的螺蛳粉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因此受到处罚。中方企业也因此要赔付进口商33万欧元货款以及29万欧元的其他相关费用。



正是一批出口到德国的螺蛳粉,因为被认定含有转基因成分,引起了一场判罚,也引起了一场争论。德国有没有重罚中国转基因螺蛳粉企业?究竟螺蛳粉里哪种成分含有转基因?螺蛳粉的生产商有没有用这个违法的水稻生产产品?我们能不能通过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做出自己的选择呢?


(一)德国重罚中国转基因螺蛳粉企业?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了《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根据文书内容,我们大致还原了事件的详细经过。在判决文书中,我们没有看到北京某商贸公司提及受到德国海关罚款的陈述。


产生纠纷的双方是两家中国企业,网传的33万也好,20多万也好,其实不是欧元,这也不是德国对中国企业的罚款,而是生产商赔付给贸易公司的货款。其中33万人民币是货款,20多万人民币是出关运输和销毁的费用。



在判决书中,控方提到德国相关部门检测出来,螺蛳粉当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大米品系Bt63,它是由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研发的专利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抗虫成分。在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可以查找到200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就有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但没有得到商业化种植许可


如果市面上出现了这种水稻,那即使是在中国它也是违法产品。那么螺蛳粉的生产商有没有用这种水稻生产产品呢?

从判决书中的双方证词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对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各执己见,并都提供了证据。由于两家公司都认为对方应该承担责任,并有运输费用的考虑,所以在德国的货物原地销毁,但销毁前没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因此法院最后也无法认定运往德国的那批商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德国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吗?


德国科隆居民:“在德国,许多人对转基因的食物还是持有不信任不喜欢甚至是拒绝的一种态度。但是在德国的超市里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转基因成分的东西,比如说巧克力、薯片、爆米花。其中许多巧克力上面就可以看到它是有转基因的成分在的。”


在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超过0.9%时,需要标注为转基因产品,但是如果转基因成分在技术上不可避免,且不超过0.9%的限制,则不需要标注。为了让消费者识别非转基因食品,德国开发了“没有基因工程”印章印制在商品上。


德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确实有着非常严格的标识规定,但是并不是完全拒绝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从德国的管理制度上,是转基因食品可以有,但是要标识清楚,留给消费者自己选择。


(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如何管理?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们对德国的管理政策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后,除了德国以外,其他的国家是怎么规定的?


欧盟对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非常严格的,只批准了包括个别品种的转基因土豆、转基因玉米等少数几种转基因作物种植,而且允许欧盟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种植,甚至也可以通过国内法禁止这些作物在其境内种植。因此我们也看到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并不统一,所有成员国生产的转基因生物含量超过0.9%的产品都必须强制贴上标签。而且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形式规范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那么转基因技术最为领先,同时又是转基因产品最大出口国的美国,在这方面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美国在国家层面没有专门针对转基因生物的综合立法,对于转基因食品美国采取三权分管式的管理体制,在转基因食品的标签问题上,长期以来,美国在联邦层面采用转基因食品自愿标识的原则。直到2018年12月,美国规定涉及转基因的食品可以
通过包装上的文字、图标、二维码等形式进行标注,并且从2022年1月1日起强制实行。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周叶斌:“它这个做法有很大的灵活性,它有两个符合的标准,打任何一个,上面都有BIOENGINEERED,但是如果是小包装,打一个二维码,或者是一个网站的网址,这样如果有消费者想去看的话,他可以去看。另外一方面,它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标,一个就是食品里面没有达到一个显著含量,这个不用标。另外如果是单份的,比如超市里面买个面包,如果是可以吃好几天的,这个是需要标的,但如果是很小一份,那么它是不需要标的。



日本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日本对于转基因食品又是如何管理的?


中国在日留学生:“日本民众对于转基因产品应该还是持有一个保留意见的。在商场寻觅中发现几乎很少能够见到转基因产品的踪影。”



2023年之前,日本有玉米、大豆、油菜籽、棉籽、甜菜、土豆、苜蓿、木瓜等共8种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口和销售,这8种作物的转基因含量超过食品重量的5%,则需要标签注明。2023年转基因芥菜被新增到这一名单当中。根据日本官方规定,这9种作物及其在加工后仍旧可以检测出转基因成分的加工品都需要强制贴上转基因标签,而采用转基因大豆玉米加工后的食用油等,如果无法检测出转基因成分,则不需要强制贴上标签。


目前中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要求又是怎么样的?我们能不能通过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做出自己的选择呢?


目前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抗虫棉花和抗病番木瓜,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标识,中国采用的是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的方法,根据2002年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包含17种转基因产品,都需要进行强制定性标识。2015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在中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未批准在中国国内进行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市场上确实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可以标明非转基因,但禁止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几家超市中随机查看了几款常见的食品和调料的外包装,其中大部分螺蛳粉产品的配料表中都没有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或含有转基因成分。而在网上购物平台,发现了一款螺蛳粉的配料表中明确标注含有转基因大豆油,分别存在于花生、腐竹和辣椒油的配料包中,而在网上购物平台,还找到了部分标注有食用转基因大豆的产品。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周叶斌:“标识的意义在哪里?作为消费者来说,确实有一个知情权,不管转基因好与不好,另外一方面就是转基因的标识不应该被滥用,很多人把这个转基因标识当作一种就是营销的战略,我不是转基因的,所以我就高档一些,或者我更安全一些,这个是虚假的,就是真正知情权是建立在科学真相之上的,获批上市的转基因农作物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审核,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而且转基因作物很多时候它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或者是增加产量。转基因只不过是把筛选的过程做到了更加地精细化,我们可以只改变一个基因,我们不用找一个父系母系,然后杂交出来。”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欧盟委员会在7月5日公布了一项提案,提议修改转基因作物规则,放宽对一些采用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物的限制,以解决粮食产量的问题。转基因技术有它的意义,但它涉及到科学、文化、社会、伦理、法制等诸多的问题,拥抱还是拒绝,确实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够回答的问题。

本期编导:张恒

文字编辑:于二丫 许小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转基因   螺蛳   德国   美国   作物   中国   标识   成分   食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