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跪求票房”,为什么王宝强被同情,乌尔善却“恶评如潮”

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尼尔

编辑|尼尔

前言

从端午开始,这段时间的电影界似乎有种“神仙打架”的气氛。

这么多优秀的电影撞在一起,前期各式各样的宣传几乎将观众“淹没”。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去看。

可不得不提的是,其实还有一个隐形“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观众们的选择。

那就是“卖惨”。

“电影界比惨大会”最先从谁开始,已经很难追寻了。

不过,要说这一次谁“卖惨”卖的最“真”最成功,王宝强可能榜上有名。

而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封神》导演乌尔善,堪称“贻笑大方”。

乌尔善的“卖惨”:将“傲慢”贯彻到底

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曾为《封神》做过一个小范围的投票,只有一个问题:

“封神好看吗?”

有44%的观众选择了好看,觉得不好看或者一般的观众并不算多。

但是第四个选项的占比,却不容小觑,那就是“没看过,吃过来的”人数,占比达到了37%。

这里的“吃”应该指的的是吃瓜。

也就是说这173个人,都是因为看《封神》口碑风评来回跳转,而过来吃瓜的普通网友。

“这种口碑两极分化太大的,还是不花那个钱了。”

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其实算是封神的潜在观影客户,可他们却宁愿吃瓜,都不愿意到电影院好好看一下。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因为《封神》的宣传,实在是太败路人缘了。

作为一部高特效,走玄幻路线的大制作电影。

急于证明自己的质量和“与众不同”的《封神》,各路宣传似乎始终带着些许“傲慢”

电影行业也有市场,而票房高一边就代表着符合市场的需求,所以才能被观众购买观看。

在这个基础上,封神似乎并没有弄清楚“观众想看什么”

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它想让观众看什么”

首先放出的宣传就是由黄渤饰演的形象大变的“姜子牙”。

其次是“满带倭风”的妲己和格外创新的兽形态。

争议和热度有了,但是大众对《封神》的期待值却堪称直线下降。

最后,眼见风评一路往下滑,他们终于端上了本该占最大宣传比重的“特效大餐”。

可是精挑细选放出的这个雷震子的特效,实在称不上优秀。

就他战场上横扫的这一下。

很多年前,在黄晓明版《神雕侠侣》中,“雕兄”就已经做的差不多类似了。

可见,这个特效实在不算亮眼。

但是等到电影真正上映后,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宏大的战场,精致的云雾,还有满是神奇色彩的各路妖怪。

如果早点将这些放出来,可能《封神》期待值,也不会在前期被压得这么惨。

最值得期待的特效,已经让不少人失望了,为了挽救口碑,《封神》终于端上了“演员花絮”。

可是在这里,他们直接放的就是最有争议的“姬昌食子戏”。

原著中,姬昌是否能回国,关乎着后面的剧情发展。

可《封神》就这样堪称草率的将他剧情改编中的一个“重要亮点”提前暴露。

虽然老戏骨李雪健的表演堪称入木三分,让不少人仅凭片段都感到震撼。

但还是有很多观众的重点放在了“重点情节疑似离谱改编”上。

特效不足,还疑似魔改大纲,演员选角似乎也不匹配。

这些疑点聚集后,也难怪不少网友心里打鼓:

“《封神》真的会好看吗?”

“按预告片情节,我可能并不想去看,因为不是看纣王,妲己,老头和那些宫廷秀的。”

两个大招全出后,宣传已经快要走到尾声,《封神》的负面争议却越来越多。

特效遭质疑,剧情遭质疑,乌尔善还能拿什么来拯救?

“卖惨!”

一时间“封神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言论,在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

只是最后一步卖惨,乌尔善走的属实有些“硬气”,和王宝强形成鲜明对比。

这两天,被各种娱乐新闻占领的热搜,突然出现了一个新词:

“导演可能要用十年来还债”。

点开一看,居然是导演乌尔善的发言。

封神从宣传开始,就一直在拿“30亿”投资做噱头,能否回本,更是一直被不少人关注。

据乌尔善采访所说,他的30亿应该主要用在在《封神三部曲》三部选角片酬上,以及第一部电影的特效制作上。

也就是说二、三部,并没有全部完成,但是30亿却是差不多花完了。

紧接着他说:“如果《封神第一部》赔本了,他可能要还债十年。”

好家伙,不会是以“亿”为单位投资,赚也是以“亿”为单位赚吧?

否则就算亏本?

而且票房不理想,是观众故意不看的吗?

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因为封神前期的宣传,太拉跨了。

而且十年就能还清将近30亿的债?这让不少背了30年房贷的人们情何以堪。

乌尔善的这几句话,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卖惨”。

所以有网友直言:

“好的电影不需要卖惨,观众买票时消费,不是同情,观众不欠你的。”

而封神的票房并不算低,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了13亿。

票房好不好,主要就看你端上的这个电影,是否符合观众的胃口。

其次就是看后续的口碑。

而《封神第一部》的宣传,先是一步步的将本来属于他的不少观众,慢慢推开。

这个时候,再来“硬气卖惨”,真的很难让人买账。

而且乌尔善还在采访中直接说:

“如果第一部的票房不理想的话,那“二三部”可能也不会出现。”

网友:“这是道德绑架?”

乌尔善的这一次采访,算是给《封神》的宣传,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也让不少喜欢《封神》的观众感到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连张颂文的呼吁,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宝强的“卖惨”:层层递进

“八角笼”是什么?

《八角笼中》又是在说什么?

谁想去看呢?

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如果宣传过于生硬,是很容易遭到观众的反感的。

毕竟看电影说到底也是一种娱乐活动,很少有人是奔着找“不自在”去的。

除此之外当观众知道,《八角笼中》导演居然还是在六年前,拍出了《大闹天竺》这样的公认烂片的王宝强。

这部现实电影是否有深度,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那个时候,《八角笼中》手中能打的牌,其实不能算多。

但是,王宝强居然就这样稳扎稳打,靠着层层递进的宣传,愣是将观众的印象给生生扭转回来了。

真诚,是他的必杀技。

王宝强不玩遮遮掩掩那一套,他的第一招,就是“真实事件改编”。

直接就将大多数人的目光,转到了“电影是否有内涵”身上。

在这之前,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八角笼”是什么意思

只是听人一句话总结“可能是中国版的摔跤吧爸爸”,然后就转移了视线。

可是当“恩波格斗事件”逐渐被大众了解,当被“困在笼中”的孩子们的搏斗视频一出。

不少人突然就感受到了《大闹天竺》和《八角笼中》的差距。

然后再看看山区孩子们真诚的眼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深深触动了。

“或许,可以了解一下他们”,这成了不少人的想法。

可是内涵有了,王宝强真的能拍出来吗?

而王宝强的第二步宣传,也就此而来,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始终给观众惊喜。

王宝强的演技,还是得到不少观众认可的。

而且虽然很多人是从《士兵突击》开始认识他。

并且因为《唐人街探案》系列一度认为他也算是个笑星。

但其实王宝强第一次出演,是张扬导演的盲井》中的元凤鸣

王宝强身上的搞笑,更多的是一种在生活的打击下,在现实的荒谬中突然显现的“黑色幽默”。

让人忍不住发笑的同时,感受到些许心酸。

而这一点特质,可能也是他能吸引到周星驰的原因。

虽然两人之前合作的电影口碑不算好,但却依然感情不错。

而在王宝强电影上映的重要关头,“喜剧之王”周星驰居然也现身为他宣传。

如果说周星驰的出现,是一个大惊喜,那肖央,王迅,李晨等同样略带喜剧色彩的演员的出现,就是一个个的小惊喜。

在这样带着些许沉重的电影里,他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告诉观众:

“不要担心,放轻松一点。”

紧接着刘烨、老戏骨驰蓬等人出现,更是让观众看到了王宝强选角的诚意。

影片的质量在观众心中也有了保障。

在这个时候,王宝强几乎已经完成了《八角笼中》在大众眼中的风评逆转最关键的一步。

“真诚”有了,“口碑”也有了,最后小小的蹭着兄弟卖一波惨,只能是一个算不上起眼的“票房推手”。

王宝强和陈思诚的兄弟情,早在《士兵突击》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多年来虽然两人的个人生活各有走向,但是情谊却是始终没变。

在《八角笼中》上映前,《消失的她》的票房正在大火,热度极高。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堪称“凄凄惨惨”的王宝强和《八角笼中》。

已经铺垫完成的王宝强拿出了最后的大招:

“拍摄中途钱不够了,要不是好兄弟陈思诚,可能都不能上映。”

这个时候,才开始说自己导演的艰难,却已经没有人嘲讽他了。

梦想,情怀,真情,孩子,再加上这波“同情票”,宝强赚的盆满钵满,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最会讨好观众的一跪”。

这场电影界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风评扭转,让王宝强给不少人上了一课。

看到他这么成功,后续导演自然也想蹭一杯。

可是谁能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

说的就是《封神第一部》。


结语

“有效卖惨和无效卖惨”,在王宝强身上和乌尔善的两部电影宣传反馈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宣传只占一部分作用,票房是否真的乐观,主要还是要看口碑。

现在《封神》票房已经13亿,乌尔善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金,将自己后续的作品做的更好。

那时候,应该才是真正收获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乌尔   票房   封神   电影界   大众   口碑   特效   导演   观众   电影   王宝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