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自言自语、抢答、离开座位?孩子异常调皮要警惕!

坐不住、难安静、暴脾气……不少家长因孩子过于“好动”而烦恼不已。专家提醒,儿童多动症有三大表现。与同龄儿童相比,若孩子有明显行为异常,除及早正规就诊,家长还可学习科学干预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6岁的小禹年纪虽小,却是幼儿园里有名的“淘气包”。课堂上,他会自言自语、抢答,甚至离开座位乱跑。在老师建议下,趁暑假,爸爸带着他来到医院。通过一系列量表测评和检查,小禹被确诊为多动症。

据介绍,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根据相关治疗指南,大约有3%-8%的学龄期儿童存在ADHD。”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刘萍说,这意味着,在一个50人的班级中,可能有2-4个孩子有多动症表现,常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多动,坐不住、小动作多,做事“三分钟热度”;易冲动,没有耐心、爱发脾气、易受意外伤害等。“班上孩子多,多动症儿童表现相对突出,更易被老师发现,因此,家长要重视老师的意见建议。”刘萍提醒,孩子若出现相应问题,要及早接受专业治疗,否则他们未来的学习、成长,都有潜在风险。

除了找医生诊治外,家长也是重要的“疗愈师”。刘萍建议,家长可以学习行为治疗,干预孩子行为。“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基本的干预措施,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她说,行为治疗的基本方法包括奖赏、消退和惩罚,即用奖赏培养良好行为;用忽视法使一般不良行为消退;对严重的、危险的行为予以适当惩罚,促使其改变。

(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孩子   苏州   好动   小动作   意见建议   调皮   座位   异常   家长   老师   儿童   建议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