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很多人得了厌童症

文|学乐君 亲子学乐原创首发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一种感觉:整个社会对儿童的宽容度越来越差了。

曾经,我们都一起义愤填膺地吐槽熊孩子、熊父母。

但很快,一些孩子的调皮行为和无心之过也不被容忍。

最近,连婴儿的哭声都变成了一种罪过。

甚至,还有一群人开始对孩子进行“钓鱼执法”,乖巧的3岁孩子,都可以被污蔑为“偷窥犯”。

事情,真的正在起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熊孩子和熊父母的。所以,最初对于熊孩子的讨伐,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

“他只是个孩子啊”的梗图传遍网络,高铁上的熊孩子的确惹人生厌,公交车上被人抱肩摔的孩子罪有应得……

如果只是批评熊孩子,学乐君觉得完全正当,但一种社会舆论演进到后面,被批评的就不只是“熊孩子”,而是所有孩子了。

近期,网友爆料自己带14个月的娃娃坐高铁时,因为孩子哼唧了几声,就马上被乘务员提醒要到车厢连接处哄劝孩子。

结果,整个旅程10个小时,她和孩子都是在车厢连接处捱过来的。明明买的坐票,硬生生被道德绑架成了站票。

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外地大医院看病,孩子因身体疾病而不时啼哭,后座就很不耐烦地训斥:“可不可以不要让你孩子哭!真的很吵……”

后来,可怜的妈妈就一边道歉一边抱着生病的孩子去卫生间旁站着,等孩子睡着才敢坐回座位。

更甚者,在D7158汕头到广州的动车上,一女子因受不了旁边孩子吵闹,竟朝孩子泼热水。

这些孩子,都不是熊孩子,而是生病的孩子、无法自控的婴儿,但面对这些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却有很多围观者生怕自己的“安静权”没有得到保障。

几年来对“熊孩子”的讨伐和打压,并没有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有所提升,反而起到了“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地歧视”的效果。

目前,有的高铁乘务员已经公然在车厢内循环播放:“如有婴幼儿哭闹,请去车厢连接处哄劝。”

车厢连接处是噪音最大、晃动最狠的区域,也是人们上厕所、接热水的“热闹”区域,这个地方,能缓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安静吗?

显然不能,但这个地方可以画地为牢,把所有企图发出声音的孩子隔离起来。

更有甚者,火车管理方开始对所有带孩子出行的家庭进行“善意提醒”。比如有人还没上车,就被车厢口的乘务员提醒“把孩子管好了”。车厢里的孩子只是在安静画画,也会多次收到乘务员的提醒:“管好孩子,别让他乱跑。”

在火车上拍视频,“曝光熊孩子”甚至已经成了短视频和微博上的热门话题,“高铁+孩子”成了流量密码。

与此同时,媒体也在从相反的宣传方向进行“两面夹击”,比如最近就有一则#3岁女孩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的新闻成为各大平台热点。

这一栋给孩子立的贞节牌坊,有点太高了。

3岁孩子在10小时内安安静静当然值得敬佩,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家长的教育都非常出色,但这不应该是对于孩子的普遍要求。

3岁孩子的行为,和教养的关系不大,更和道德无关。

小孩子,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没办法践行成年人社会规则的。把一个3岁安静10小时的孩子当做榜样、捧上神坛,和那些用“别人家的孩子”要求每个孩子的人,其逻辑是一样的,都是纯然错误的。

更何况,在高铁上,除了吵闹的孩子,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脱鞋脱袜、视频外放、大声打电话、瓜子啤酒、占座霸座者,都是成年人,但拍视频的、写小作文的这些人,还是会把更多的矛头指向孩子和家长。

因为孩子是弱势群体,孩子的父母更是拥有软肋的更弱势群体。

就像揭示人性欺软怕硬本质的“泰森原理”:

在公众场合,一个孩子做了让一个人不爽的事情,那个人第一时间就是找孩子麻烦,“你爸妈惯着你,我才不会忍你”!“你爸妈没教好你,就让社会给你上这一课”;

可如果同样一件让那个人不爽的事情,是由拳王泰森搞出来的,那个人还会不会开口就骂?即便不是泰森,但凡是一个满脸横肉、肌肉发达、眼神阴狠、脾气暴躁、有纹身、有气场的成年人,是不是即便真被冒犯到,也会选择隐忍不发?

孩子本身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孩子的父母稍有还嘴,立刻就会被扣上熊父母的标签,还会被发到网上,社会性死亡。

本来,要求一个孩子,尤其是婴幼儿保持安静,绝对是无法理喻的行为。

古今中外,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把婴儿的啼哭视为罪过,乃至进行口诛笔伐的。

我只见过恐怖片里,妈妈捂住孩子的嘴不要出声,因为外面有怪物。

《寂静之地》中,怪物听到声音就会攻击人类

我只见过日本鬼子进村时,妈妈掩住孩子的口鼻,因为外面有凶手。

《战长沙》中,为了躲避日本追兵,嫂子捂死了自己的孩子

我没有见过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会有人把婴幼儿的哭闹当做不可接受的反面行为。

因为每个孩子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都不是诗歌。一个孩子做出不合适的行为,是理所当然。任何父母,也都不可能控制孩子的所有行为。

这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常识,是每个社会都习以为常的人际规范。

从进化上讲,婴幼儿的啼哭,是为了让父母知道自己遇到了问题,进而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好让自己存活下来。

从心理学上讲,婴幼儿的哭闹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和关爱,是在发展发育自己的情绪管理技能。

从成长角度来看,孩子的调皮捣蛋,都是在探索这个世界,而且必须要有这个探索的过程,才能逐渐适应社会规范,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所以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再自然不过、再合理不过的。

可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的人对孩子有这么大的恶意?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真熊孩子”和“巨婴”之间的恩怨纠葛。

从那么多讨伐孩子的事件及视频中,我们会发现:

尽管讨伐者的身份各异,但其言行背后的逻辑却出奇的一致,即极端的自私自利,在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体谅别人的感受,奉行“谁也没有义务惯着谁”的处世原则。任由情绪主宰自己的行为,情绪失控时任性妄为,罔顾社会规则甚至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因其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与成年人相去甚远,反而与缺乏管教的“真熊孩子”有几分相似,可称之为“巨婴”。

研究发现,“巨婴”和“真熊孩子”不仅仅是在心理特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具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成因也是高度相似,即失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当一部分“真熊孩子”长大成为了“巨婴”。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成年巨婴最无法忍受的就是“真熊孩子”,甚至只是一般活泼好动的正常孩子。

因为在巨婴的潜意识里,婴幼儿和自己是同一位面的存在,因此自己无法忍受来自婴幼儿的哪怕一点点冒犯。一旦矛盾爆发,巨婴很容易将婴幼儿列为对等的冲突对象,而当对方无法给予对等的回应时,矛盾就转向了与其相关的成人。

而也就是基于社会上心智不成熟的“巨婴”们越来越多,很可能导致社会社厌童,对高铁上的熊孩子事件、被歧视事件,才需要上纲上线的严肃讨论。

种种迹象表明,已有不少人不仅是在对“熊孩子”讨厌,而是已发展为平等讨厌所有儿童,无法容忍一切与儿童相关的事物。

7月19日,一女子就发视频称:

自己在试衣间试衣服时,被一个3岁男童趴地偷窥,因帘子跟地面有30厘米缝隙,男孩还多次把手伸进来。

门店和妈妈都向顾客道歉了,但事实真相是什么呢?女子发布的视频完整记录了全过程。

视频显示,男孩本来正趴在沙发上玩,根本没有朝试衣间的方向看。但试衣间内的女子故意大声说话、制造声响,把男童吸引了过来。男童看到拍摄自己的手机后,才产生了兴趣,趴在那里看向手机的方向。

这个视频中,男孩并未主动“偷窥”女生,只是在发现偷拍自己的手机后才有所动作,而且也没有越过帘子,更没有向上看女生。

所以,这其实是一起钓鱼执法,还是一起失败了的钓鱼执法事件。但即便如此,只要配上一张模糊的图片,加上几行自说自话的字幕,就可以宣判这个孩子是偷窥犯、他的妈妈是熊父母了。

社会上的大多数围观者,眼睛都还是雪亮的,看过视频之后都能明显地分辨清楚是非。

但也有一些厌童者,是真的可以给全世界儿童定罪的。

而在高铁熊孩子的相关话题下,更恶毒的厌童言论不胜枚举:

以后当兵了拿枪,第一个崩那些在高铁上吵吵的小孩儿。

高铁上的小孩能不能去死。

……

在有关熊孩子事件的相关讨论下,更多普遍的厌童情绪也在迅速蔓延:

我真的讨厌死了小孩,人之初性本恶这一句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

讨厌小孩还需要理由吗?上了小学的小孩就是讨厌恶心……我见过的都特别的让人厌恶。

真的很厌恶小孩,他们一哭我就想扇上去。

未成年小畜生我永远喜欢不起来,如果打它们不犯法的话,我一定可以一拳打死4个!

网络上的厌童,还只是口嗨而已,总有一天,这种情绪会蔓延到现实中来。

很快就会有人发现:要想彻底解决高铁上的孩子哭闹问题,只能上车就喂安眠药。

要想彻底终结公共场合的孩子调皮问题,只能禁止孩子出现在公共区域。

这不是危言耸听,有的国家真的这样做了。

生育率、双减、内卷都和我们极其相似的韩国,就已经出现了极度厌童的怪状:

从2012年至今,韩国境内已有500多个公共场所贴出标志:“禁止13岁以下儿童入内”。“狗与孩子不得入内”在韩国成了现实。

更极端的,依据心理学对“厌童症”的研究,存在这一心理障碍者,不但会无法忍受儿童,往往自身也排斥生育,甚至有虐待、杀害儿童的想法和行为。而这,在韩国也已成为现实——有亲生父母正在杀死自己的孩子。

2015-2022年,韩国境内至少出现了2123名“幽灵婴儿”,即那些生出来之后,又在父母手上神秘消失的孩子。(详见之前的文章:2123名“幽灵婴儿”震惊世界:不想要孩子的人,会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不作出改变,那韩国的现状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我们真的想要一个厌童的世界吗?我们真的想要一个如韩国一样的结局吗?

我不想要。

我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不完美,有时候也想揍他几下,但我知道:孩子不是错误,我们要用合理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对待孩子。

孩子没有错,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人病了。

养过孩子的父母,都会对孩子抱有更多的包容,对孩子的父母拥有更多的同理心。

养过更多孩子的爷爷奶奶,看到谁家的孩子哭闹了,还会主动帮忙安抚,给父母支招。

但眼下的社会,生育率急速下跌,不生孩子,或者以为自己不会生孩子的人数,正在迅速扩大。

这些人,是各行业消费的主力军、网络最大声量持有者、自媒体粉丝最多的up主,他们从围剿熊孩子,逐步过渡到围剿孩子,正好验证了他们自己的理念:不生孩子才是对的。

可是:

一个连孩子都无法包容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无法让孩子按照自然规律成长的世界,是无以为继的世界。

一个连带孩子出门都要诚惶诚恐、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要被曝光社死的环境,更是让人恐惧的。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18岁,没有人一出生就懂得温良恭俭让,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理应被人唾弃。

我们和他们,都是从0岁开始成长的。每个人的小时候,都做过很多调皮乃至错误的事情,但正是这些问题一点点被纠正,我们才长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包括那些在网上曝光、唾骂孩子的人,也是这么成长过来的。

无论你是否经历结婚、生育、养孩的人生阶段,无论你是否将要体验带孩子出门的窘境,最基本的同理心总是不会错的。

在高铁上,对着孩子妈妈说出“凭什么要我忍耐儿童,我又不生小孩”的人,也曾经都是孩子,也都会衰老,成为像孩子一样的弱者。

包容孩子,不但是任何正常社会里的正常人都会做的正常事情,也是一个人能否包容自己的体现。

爱孩子、包容孩子,本来不用教、不用说,都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

但当社会里的一小撮人,想要推翻这些不证自明的自然法则,那做父母的我们,有必要站出来为正义发声,为孩子们点赞。

| 参考资料:

雷斯林: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厌童”了?

36氪:父亲回应 3 岁女儿坐高铁 10 小时不哭闹

知乎:特别憎恨厌恶小孩,是心理问题吗?

@苏小懒 微博

南方周末:“厌童症”背后:“巨婴”与“真婴”的位面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社会   乘务员   韩国   婴幼儿   车厢   小孩   父母   儿童   孩子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