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皮炎“瘙痒密码”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据日本《东京新闻》7月16日报道,“特应性皮炎”会引发剧烈瘙痒。到目前为止,患者出现瘙痒的原因还没完全搞清,不过日本佐贺大学和富山大学的研究团队找到了原因之一,并发现了有可能成为止痒药的化合物,现在正在与民营企业共同开发新药。据说在日本国内20岁以下人群中约有10%的人罹患特应性皮炎,人们非常期待新药投入使用。

获得上述发现的是由佐贺大学教授出原贤治带领的研究团队,相关内容刊登在今年1月出版的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学术杂志上。

出原将瘙痒的原理用钥匙和钥匙孔来打比方进行解释。引起瘙痒的是一种叫做Periostin的蛋白,可以说是引发瘙痒的关键分子。当它与神经细胞上的“整合素”分子这一“钥匙孔”结合时,就会刺激知觉神经,向大脑发出“痒”的信号。

虽然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定数量的Periostin蛋白,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疾患处会产生过多的Periostin蛋白。出原等人发现,给患者注射一种名为“CP4715”的化合物后,就能起到消除瘙痒的作用。他指出:“这种药物原来是为治疗心肌梗死开发出来的化合物,但是我们发现它能代替Periostin与整合素结合,从而抑制引发瘙痒的机制。”

特应性皮炎的症状是,由湿疹引起瘙痒,如果抓破发炎处,瘙痒程度会进一步加剧,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下降,进而陷入越来越容易感到瘙痒的恶性循环。“CP4715”不仅可以止痒,还可以产生抑制湿疹的效果。

出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专门研究免疫学。本世纪前10年,他使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微阵列”,找到了对引发过敏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的分子。Periostin蛋白是会产生强烈反应的分子之一,但当时还不知道它就是引发瘙痒的原因。

“微阵列”可以对人类拥有的大约两万个基因进行分析。出原说,“就像在沙滩上淘金一样,带着赌博的感觉进行了研究”,以此说明找出目标分子的难度。这个过程中的转折点是,培育出了可用于动物实验、带有“特应性皮炎体质”的老鼠。

在那之前,出原曾尝试在老鼠身上涂螨虫,让其产生瘙痒症状,但进展并不顺利,也无法验证Periostin是引起瘙痒的原因。但在大约7年前,富山大学教授北岛勋与出原联系说:“原本打算制造神经出现异常的老鼠,结果却造出了皮肤出现病变的奇怪老鼠。因为并非我的专业,所以想请您看看。”于是,在天生就会在脸上抓痒的老鼠身上,出原发现了跟特应性皮炎相似的症状。

用这种老鼠做实验,发现它会做出抓脸动作以表示感到瘙痒,同时身上还产生了大量的Periostin蛋白。但出原发现,经过基因改造而不带Periostin蛋白的老鼠完全不会表达有瘙痒感。此外,对携带了大量Periostin蛋白的老鼠注射“CP4715”后,它就不再做抓脸动作。

最早发现老鼠这种变化的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他经常来实验室,这是他课程的一部分。出原对这名学生说:“如果老鼠不再抓脸了,那就是一大发现,但不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吧。”他让学生观察注射了“CP4715”的老鼠的动作,结果得到学生报告说:“它真的不抓脸了。”

“我感到很吃惊,连忙进行确认,发现老鼠真的不再抓脸。包括我在内,研究室都开始兴奋起来,”出原回忆道,“从两万个遗传基因中发现了Periostin,或是偶然找到可用于验证试验的老鼠,可以说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以前也有人说,划时代的成果产生于偶然之中,不过这次我确实有这种感觉。”

目前出原等人正与民营企业联合进行进一步研究,目标是10年之内把涂抹剂投入实际应用。以往的治疗主要采用涂抹剂,里面含有可以抑制炎症的类固醇,但对于有些患者来说,这种药物没有效果。开发中的药物预计将与类固醇药物结合起来。

但是,即使能够将上述药物投入实际应用,也不意味着能从根本上治疗特应性皮炎,因为不知道它是否会给所有患者都带来止痒效果。出原教授说:“瘙痒的原因因人而异。我们的目标是找出引起瘙痒的所有物质,并找到所有抑制瘙痒的药物。”对于这次的发现,他指出:“在扩大治疗的选项这一点上,我认为意义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富山   皮炎   基因   蛋白   抑制   药物   患者   老鼠   性皮炎   分子   密码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