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观察丨高校中走出“神射手” 射箭运动在大学悄然兴起

来源:【人民网】

7月30日,成都大运会女子反曲弓团体赛决赛,中国队选手王黎敏、李新鑫、周丹琰(从左至右)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射箭项目比赛全部结束,中国大学生射箭队在男子复合弓团体和女子反曲弓团体两个项目上各获得一枚金牌。中国大学生射箭队副领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副院长张波表示:“我们赛前的目标是冲击一枚奖牌,但是队员们的表现完全超过预期!”近年来,射箭运动在高校中蓬勃发展,大运会成绩喜人的背后,则是参与射箭的学生队伍不断壮大。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运动就觉得很帅。”来自黄河科技学院的马舒佳是本次中国大学生射箭队复合弓选手,她在刚刚接触射箭运动时,就被运动员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质所吸引。“我是偶然的机会被教练选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接触射箭。练着练着,我发现射箭可以平稳心情,端正体态,心性变得特别好。”

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锻炼心智,射箭运动中深远的文化底蕴也备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中国大学生射箭队复合弓教练、山西大学教师王霆说:“射箭运动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君子有六艺’中就包含射箭。现在山西大学开展了反曲弓、复合弓、传统弓三个射箭项目活动,其中传统弓就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参与传统弓项目,不仅身着汉服,而且有参赛礼仪的要求,比赛前要面向靶子鞠躬行礼,所以我们把传统弓也叫做射艺。”

射箭运动分为复合弓、反曲弓和传统弓,最大的差别就是器械的不同。传统弓多为木制,没有机械辅助,完全靠选手的力量控制。反曲弓则在材质和造型上与传统弓有所区别,同时还搭配了箭台、平衡杆等配件。而复合弓则是通过机械滑轮组来达到省力的效果,搭载的配件也更多,同时由于有机械助力,复合弓的威力也更大。据张波介绍,复合弓、反曲弓和传统弓三个弓种,入门难度都不高,但是易学难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三个弓种器材的价格也有不小的差异,传统弓相对便宜,复合弓则比较昂贵。

7月30日,在成都大运会男子复合弓团体颁奖仪式中,中国队庆祝夺得冠军。人民网记者 杨磊摄

射箭运动入门相对简单,也降低了普通学生参与的门槛。夺得复合弓男子团体金牌的杜美余不仅是同济大学2019级土木工程系本科直博的“学霸”,同时也是学校射箭协会的会长,据他介绍,同济大学射箭协会每学期可以吸引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在山西大学,射箭协会同样是众多学生喜爱的一个社团。据王霆介绍,山西大学会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射箭比赛。去年学校120周年校庆,专门组织了射箭比赛让同学们参与。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射箭运动就已经在高校内悄然兴起。2015年,中国首次大学生射箭(射艺)比赛——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邀请赛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19个省29个市的244名大学生参赛。2017年,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正式举行,截至目前共举办了五届。张波表示,现在全国开展射箭运动的高校约有200余所,每年参加大学生锦标赛的学校代表队超过60支,学生5、600人。2021和2022年,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线上挑战赛更是吸引了大批学生踊跃参与,两届比赛共吸引全国100多所高校,1000余名大学生参加。

全国性赛事为这些高校“神射手”们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夺得本次大运会复合弓男子团体冠军的陈岩松、王世坤和杜美余都是通过全国选拔赛赢得了站上大运会赛场的机会。而随着他们夺冠,在校园里又将掀起一阵“射箭热”。张波表示,中国大学生射箭队在本次大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普通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训练也可以拿到世界冠军。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射箭运动的积极性,引领、推动射箭运动在校园里开展。

张波说:“推广射箭运动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大学生群体里更好地开展射箭项目,把氛围带动起来,让射箭运动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同济大学   中国队   神射手   人民网   中国大学生   团体   传统   高校   大学生   项目   学生   全国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