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周一闭馆,是对博物馆热情的呵护

取消周一闭馆,是对博物馆热情的呵护

博物馆一票难求,总也预约不上,成为这个夏天最鲜明,也可能是历时最长久的文化现象。

近日,南京六朝博物馆做出重大突破,宣布取消周一闭馆,市民、游客周一至周日每天都能参观。此外,杭州7月31日起调整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实行分类错时开放,市民、游客每天都可以参观博物馆,从城市层面打破“周一闭馆”的惯例。调整后,11家博物馆每天开放,17家周二闭馆,其余24家维持原状。

感谢南京六朝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做出的突破,这是对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盛情的积极回应,也是为了更好展示文物的自我加压,希望更多的博物馆能跟进改变“周一闭馆”的一刀切的规定。

的确,周一闭馆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主要是为博物馆设施、文物展品的休整和保养留出时间。我们形象地将之称为“文物需要休息”,但是我们也看到暑假以来,天南地北的孩子对博物馆的渴望眼神,这份渴望值得格外的呵护。

这个夏天里,亲子游、研学游大热,海量的孩子愿意走向博物馆,和祖先对话、与科技握手,这说明文明有着非常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是源于青少年对新知的孜孜以求。但是,事实上很多博物馆的预约却出现“秒光”的尴尬,很多家庭不得不选购高价的黄牛票,或者报旅游团来参观本是免费的博物馆。

面对目前确实存在的供求紧张关系,只能希望博物馆在保障安全、秩序的前提下深挖资源、延伸服务、提升供给。满足孩子进博物馆的正当需要,这不是一件小事。7月14日,针对博物馆“预约难”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强化服务供给。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通知,在这份有关扩大消费的红头文件里,还专门提到了博物馆——“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

国家多个职能部门多次提到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博物馆的魅力太强,说明中华文明的魅力太大,也说明参观博物馆已经是涉及到城市形象、文旅发展、经济竞争新赛道的大话题,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之上。

所以,博物馆能站在更大的格局之上,积极探索延长服务时间。“文物需要休息”这句话,不要变成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的“美丽借口”。实事求是地说,面对这波参观热潮,相当数量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还保有到点下班、爱来不来的“大店思维”,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很多博物馆是“到点逐客”的,“5点闭馆,4点禁止入内”,多一分钟都不肯等,更别说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呼吁的延长服务乃至博物馆夜间开放。这些消极作派都不利于“让文物活起来”的传播。

所以,这一次南京六朝博物馆愿意周一开馆迎客,带了一个好头,也希望更多博物馆能跟进。服务意识到位了,值班人员、安保等资源也是可以想办法调配解决的,怕的就是以保护文物为名的不作为。其实,公众还是懂人情、通世故的,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网友提出,保持寒暑假周一不闭馆就行,有的提出“记得给工作人员发加班工资”。

这个夏天里无数人,特别是孩子对于博物馆的热情,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必须充分利用既有的博物馆资源呵护这份热情,博物馆周一开放等延伸服务并非做不到。

(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国家文物局   博物馆   热情   南京   惯例   文物   这个夏天   工作人员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