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黄牛”牛不起来?

这几天,“周杰伦演唱会2张价值2000元的连座票叫价15万元”“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前五排单张门票价格被炒至50万元,1张第一排门票的价格为200万元”等天价门票的新闻层出不穷,让人惊掉下巴。

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抢票攻略”“抢票秘籍”受到追捧,为了抢票网友“拼了”:搜索抢票加速器、更换路由器、买高配手机……可结果,依然是一票难求。

一边是绞尽脑汁抢不到票的观众,一边是手握门票赚得盆满钵盈的“黄牛”,人们心中充满疑问:“黄牛”的票到底从何而来?“黄牛”为何屡禁不止?如何才能让他们销声匿迹?


“黄牛”就是俗称的“票贩子”,北京话说就是“拼缝儿的”,上海人称之为“黄牛党”,还有更形象的比喻把他们称之为“票虫儿”。

移动互联网时代,“黄牛”跟进潮流悄然“进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明星演唱会门票开售即空,“黄牛”手里却有大把门票,价格翻倍给你都算是“优惠”。最近一些关注度高的演唱会门票更是叫价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网红奶茶首开门店众人排队,“黄牛”手里有不用排队的奶茶,张口就是200元一杯。

暑假研学游热起来,公园、博物馆一票难求,名校游预约秒光,“黄牛”便打着“有偿入校”“代为预约”的旗号来倒票。

……

现在,“黄牛”的倒卖行为早已不局限于几个行业,各种门票、门诊专家号、网红奶茶、HPV九价疫苗、紧俏药品、学位房,甚至殡仪馆火化……都能看到“黄牛”的身影。真可谓“黄牛”如“蝗虫”,横扫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伤钱又伤心。

“黄牛”为何泛滥?

信息差。一切资源稀缺领域都可能存在“黄牛”。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大量囤积炒作和倒卖,造成紧缺假象,再高价出售牟利。

利润高。归根结底,“黄牛”的存在是因为有利可图,毕竟一倒一卖,即可获取巨额利润,可谓“无本万利”,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新闻曾报道,有“黄牛”靠倒票日入数万元。

不好管。“黄牛”流动性强、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和管理。现在他们更多利用互联网社交和转让平台倒卖,进一步加大了监管难度。


在演出市场,今年开始施行的实名制依然没能遏制“黄牛”。大家纳闷又气愤:“黄牛”手里的票都是从哪儿来的?

从主办方手里来。由于监管部门对票价有限制,有的主办方、承办方就暗中涨价,假借内部工作人员分票、报媒体观影团等名义将门票高价供给“黄牛”,这样既能将高价票的责任甩锅给“黄牛”,还能获利更多。

从售票平台来。通过与售票平台内部人员“合作”,“黄牛”用设置虚假订单、取消其他用户订单或提前泄露开票时间等手段,从票务系统掠夺门票。由于许多演出的实名制并不是强实名制,买票和进场不需要是同一人,这也给了“黄牛”操作空间。

用技术手段刷来。许多“黄牛”抢票是用专门的程序和软件,即俗称的“外挂”,几秒钟内就能抢购数百张上千张门票。如遇强实名制演出,他们会在网上兜售“代抢”“代拍”业务,预先收取定金,提前拿到顾客账号和身份信息代抢票。

靠人海战术抢来。这类“黄牛”采用众包模式,建立自己的团队,招募人员以人海战术抢票。他们大多数招募高校学生,利用其学生身份在抢票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许多人都期待在今夏去现场感受音乐的气氛。可如今,遍地“黄牛”处处“天价”,这对复苏没多久的演艺市场无疑是巨大的损伤:

比如,扰乱了市场长久建立的秩序。“以金钱开路”的“黄牛”垄断稀缺票源、哄抬票价,人为制造紧缺,影响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让整个演出行业形象受损。损害消费者权益。当消费者被迫从“黄牛”手中购票,不仅价格高,还面临可能被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破坏公平机制。“黄牛”的行为破坏了社会原有的契约精神,打击了大众追求公平的信心,对社会的公平机制造成损伤。


那么,如何“卡住黄牛的脖子”,让“黄牛”彻底凉凉?

供给“多”起来。“黄牛”有市场,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加大供给可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就提出,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

管理“严”起来。有关部门对倒票者加强执法监管。文化和旅游部前几日再次发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加大对“黄牛”、第三方平台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防止“黄牛”挤占票源。

惩戒“狠”起来。倒卖行为涉嫌破坏市场经营管理秩序,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惩戒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坚决予以打击。

手段“卷”起来。面对抢票手段不断刷新的“黄牛”,各方面的手段也要“卷”起来。比如,加大票务售卖平台技术监管手段,构建强力“防火墙”阻止刷票软件运行。比如,参考火车票实名制验票方式,让“强实名制”变得更强等等。

消费者“硬”起来。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也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于难。要想让“黄牛”彻底消亡,需要团结起来,人人抵制。如网友所言:“我们是变成更好的大人去见偶像,不是变成更绿的韭菜去养‘黄牛’”。让“黄牛”的票砸在手里、烂在场外,大家才能获得正常渠道购买的权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方方面面出手出招,规范管理,堵住漏洞,“黄牛”就无法再“牛”下去,最终还市场一片清朗,还消费者一个公平。


来源:青岛宣传

作者:刘洁

编辑:邱洁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黄牛   票源   实名制   门票   手里   演唱会   公平   手段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