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台风,传播八闽风云:北大国传调研团参访福建省气象台

7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调研团队参访福建省气象台,探访福建省观测和应对极端天气的气象预报系统。

古时仓颉“凤凰衔书台”造字是文明的传播,而当今气象观测风雨雷电同样是一种“传播”的过程。而在福建气象史志馆中,福建省气象台工作人员则为调研团队讲述古代中国人民在极其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如何以智慧抗台抗洪,抗旱祈雨。

从手工填绘到FZMOS客观预报系统,从算盘与计算尺到存储容量500T的高性能大型计算机,气象观测的工具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气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也建立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作为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协会认定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史志馆史料陈列丰富,从气象观测的角度讲述了中国福建省科技与自然观念的发展变迁。

近期,超强台风“杜苏芮”于28日9时55分前后登陆福建省晋江市沿海。强风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毁坏建筑设施,一定程度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小红等人员针对台风“杜苏芮”向调研团队现场介绍相关的监测、防控等问题。

福建省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林青说,福建省气象台将气象信息进行数字化、网格化、产品化,同时设立有专门的公众服务中心,把专业的气象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产品向微博微信等大众新媒体端进行发布传播,让群众更快更准更及时地接收天气信息。

除了了解新媒体矩阵,调研团队在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志刚的带领下到达了行程的最后一站——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一行人参观了电视天气播报的演播室,介绍了当下福建气象信息在媒体的传播情况,以及“天气刚知道”直播等具有福建特色的气象播报栏目情况。

林青表示,福建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业务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福建省的气象数据传输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福建省气象台还建立了“1262”暴雨防御应急联动机制(即12小时强降水预报—提前划定防范重点区、6小时强降水预报—提前预置救援力量、2小时强降水预报—提前转移人员)。

原作者:占佳敏|文 北京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调研团队|图

海峡导报记者 杨思萍 见习记者 俞舒林|文 整理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福建省   气象台   北京大学   福建   中国   台风   气象   北大   团队   天气   风云   媒体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